一些地方强迫贫困户参与扶贫:只能往东 不能往西

2016-05-03 16:19 中国新闻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些地方强迫贫困户参与扶贫:只能往东 不能往西

近年来,产业扶贫在一些地方被大力推进,扶贫项目产业化已成为不少扶贫干部的共识。但由于未摸清市场规律,没有突出地域性、特色性,导致一些地方扶贫产业趋同严重,一些农产品、畜产品价格出现波浪式变化,有的甚至严重滞销、烂在地里,贫困户损失惨重。


在广西一个村庄,一位农户在收获火龙果

“种啥不是问题,担心的是卖不出去”

在西部某县的一个村庄,村民老马因为两口子都生病做手术日子过得紧巴巴。记者在老马家看到,刚借钱盖的新房子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看到有陌生人进屋,老马的妻子赶紧躲到了一边。

当地一直有种植黄瓜的传统,以前多是零星种点自家吃。在上级号召村民扩大黄瓜种植规模借以脱贫的情况下,老马也跑到离家较远的一块荒地上种了3亩黄瓜,指望着这3亩黄瓜能让日子过得宽裕点。

老马说,和自己一样,村里很多人都种了黄瓜,都指望着今年黄瓜能增产增收。“去年黄瓜行情特别不好,集中挂果时一斤才三四毛钱,扣除种植和劳动成本,啥也没捞着;后来价格降到两毛钱,再后来直接没人要了,那么多黄瓜自家吃也吃不完,只能烂在地里。”坐在屋里,老马向门外望去,眼神呆滞,瘦黑的脸上布满了忧愁。

眼下正是当地黄瓜上市的季节。由于今年阴雨天比往年多,当地黄瓜比往年晚了20天才上市。“别小看这20天,这20天对农户来说太关键了。我们这里的黄瓜就是打时间差,其他地方的黄瓜还是瓜苗时,我们这里因为气候暖和黄瓜可以先熟先上市卖个好价钱,结果今年被这天气闹腾晚了20天。”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周边很多县都在种黄瓜等蔬菜,现在大家都一起上市,价格自然直线下降,现在一斤黄瓜的地头收购价也就5毛钱左右,后期可能销售都成问题。

老马所在的乡镇有9个村,其中4个村都按上级要求搞黄瓜扶贫。这种现象并非孤例。记者在附近几个县采访时发现,黄瓜、辣椒、养牛、火龙果等是其共同的脱贫产业。产业趋同明显,缺乏特色,有的产业搞得还很大,大多面临滞销挑战。如何寻找销路,是横亘在信息闭塞的贫困户面前的屏障。同时,附近几个县的扶贫产业都只生产初级产品,没有后续深加工链条,销售难一直困扰着农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蒋秋桃接受采访时呼吁,要谨防扶贫产业趋同。在对口帮扶过程中,一些部门选择的扶贫项目多为农林经济作物、养殖业和初级加工业等。如果相邻村镇发展相同或相近产业,可能带来不少问题。此前就曾出现过贫困县的橙子、西瓜、蔬菜积压卖不出去,烂在树上、田里的现象,极大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扶贫项目不能瞎指挥

为何一些扶贫产业搞到最后却没有销路,得到的不是赞声而是骂声?多位基层干部群众受访时表示,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基层干部习惯于权力做主,忽略群众意愿和市场规律,进行“盆景式扶贫”,表面好看,其描述的能够帮助多少贫困户脱贫等愿景也很美好,但缺乏深入调研,对市场行情研究较少,导致所选择的扶贫产业趋同,一些扶贫项目自然“搞啥亏啥”。

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靠行政指挥甚至强迫贫困户参与扶贫项目,“只能往东,不能往西,不想搞也得搞”。而这类扶贫项目推出时,上面对市场行情没有进行充分研判,以至市场行情急剧变化之时,不能有效应对,或者根本无法应对。这背后,则是一些基层干部在宣传政绩时,大谈特谈投入了多少扶贫资金、实施了多少扶贫项目,对如何解决市场销路却鲜有考虑。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西部多个县都将中草药种植作为重要脱贫手段。前几年,有个村在相关部门的号召下种过一种名为苦玄参的中草药。原本有老板承诺收购,每斤12元,但到了收获季,该中草药的市场行情下跌严重,老板消失得无影无踪,群众骂声一片。一些群众还愤怒地找村干部理论,这让同样种植了该中草药的村干部压力山大。如今,村里再没人种植中药材了。

不仅如此,基础设施不足,还缺乏后续产业链。在一些贫困地区,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仍是制约地区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地方将甘蔗作为扶贫的抓手,但道路通行条件差,收割完的甘蔗运不出来。在近几年甘蔗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一些县仍在积极号召农户种植,希望保住甘蔗的种植面积,贫困户增产却难以增收。

除了产业趋同,一些扶贫引进的项目存在企业老板与贫困户争利的现象值得警惕。广西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一些企业打着扶贫的旗号发动农户种植某个大众化的农产品,开始时承诺全部收购,真正到了农产品收获季节,企业老板却大力压价,收购价远低于市场价。

记者在桂西南一个贫困村采访时了解到,该村把养殖蛋鸡作为脱贫产业,每户养殖60只左右。“到了鸡下蛋的时候,老板每公斤才给12元,而我们自己拿到镇上都能卖到每公斤20元。”一位村民很是气愤,“我们本就贫困,老板还这么压价,你说妥不妥?”

销路是产业的生命线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精准扶贫要在寻找农产品销路上多下工夫,避免“大干快上”,须因地制宜找准时机和特色,聚焦关键环节才能解民忧。

广西有位驻村的“第一书记”林波表示,两年的“第一书记”经历让他意识到,发展扶贫产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销售渠道。“一个扶贫产业规模小的时候还好,一旦量大,如何卖出去就成问题了。”他说,产业扶贫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对接较大规模的批发市场,避免落入低水平不良竞争。

林波建议,在推进产业扶贫时应突出区域化、特色化。按照差异化竞争思路,推动形成“一乡(村)一品”特色突出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发展和壮大区域化特色产业。同时,突出精品化,围绕市场、订单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现实中有部分官员在看到某类小规模的扶贫产业产生一定效果时,就着急要“全面推广经验”,复制到各个贫困角落,而对该品种的市场究竟有多大、到底能消化多少,却考量不多。这反映了一些地方扶贫干部的急功近利思想。只有解决了农副产品的销路问题,才能让贫困户真正放心地加入到扶贫产业中来。

广西宁明县委书记刘勇说,产业扶贫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供需规律,立足实际找准地域特色,克服急功近利、盲目指导群众把扶贫产业做大做强的短视行为。(半月谈记者 覃星星)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