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异常复杂。在29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中国气象局等有关负责人共同介绍当前防汛抗洪工作。
入汛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异常复杂,不仅入汛早、强降雨过程多,而且强对流天气重发多发,造成较为严重的灾害。与此同时,因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和泥石流灾害也明显偏多偏重。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3%,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介绍,受降雨影响,今年南方超警河流多,江河水位高。入汛以来,全国有22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26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6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主要江河共出现23次洪水过程,洪水总量较常年偏多34%。
郑国光表示,与1998年相比,今年中高纬的环流形势存在明显不同,冷空气势力也明显偏弱,因此,虽然今年我国夏季洪涝灾害较常年明显偏重,但其程度弱于1998年。
7至8月是我国的主汛期,也是防汛抗洪、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期。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7至8月我国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黄淮、华北东南部及东北南部等地降水可能偏多,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黄河下游和辽河流域可能发生暴雨洪涝,应继续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国家防总也预计,今年主汛期我国降水总体较常年偏多,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气候水文形势复杂多变,江淮、松辽、太湖等流域有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城市内涝可能多发,防汛形势严峻。
(据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