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江西省九江县城子镇长江大堤,一位渔民从大堤旁走过。
长江1号洪峰7月1日在上游形成,2号洪峰3日在长江中下游形成。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汉口、九江、南京水位已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在南方连续暴雨的袭击下,洪涝成灾点多面广,是否是单一原因造成的?长江干堤的防汛形势是否可控?下一阶段防汛工作又将面临哪些挑战?连日来,新华社记者深入湖北、安徽、湖南等地防汛一线,对近期防汛工作进行了多方位的调查追踪。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下一阶段,长江流域防汛将会遇到哪些挑战?
据长江委水文局分析预测,未来一两天,洞庭湖水系西部及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有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第三天,岷沱江有中雨、局地大雨;中下游降雨将减弱。
与此同时,预计6日8时的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将减少至22000立方米/秒,库水位8日可退至147.5米左右转涨。考虑到预见期降雨及三峡水库维持当前下泄流量,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将继续上涨。
目前,洞庭湖水位持续上涨。湖南当地巡堤员李生炳介绍,他们每天有四个班次24小时不间断巡逻。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4日通报认为,根据当前雨水情及气象预测,安徽省面临长江、淮河双线作战的形势。长江已处于外洪内涝,外压内涨严峻形势,淮河的汛情也在趋紧。据气象预报,未来一周安徽省强降水、强对流天气仍多发。
相关专家分析,目前汛情总体可控,但是当前河湖水位高,部分洞庭湖堤垸超警戒水位。一旦堤垸溃决,垸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威胁,灾情会变得很严重。所以,要防止流域性洪水到来的溃垸溃坝。
多位受访专家建议,下一阶段,要重点关注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更加关注小型水库的安全度汛工作,注意预防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灾害的研判与预防。(记者李鹏翔、吴植、梁建强、袁志国、周楠、谭畅、陈尚营、周畅、蔡敏、吴锺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