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披露的监管新政,让中国网约车从业人士长出一口气。在德国、西班牙等国对网约车发布明确禁令,让针对“互联网+”的监管变成“互联网杀”的情况下,中国官方通过听取各方声音,对此前备受争议的监管方案进行大幅调整,为网约车的合法化和正当化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自此以后,中国网约车的头顶上将不再有一把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广纳意见
监管方案出现关键调整
随着网约车平台的快速发展,如何监管网约车这一世界难题也摆在中国监管者的面前。
2015年10月,交通部曾拿出一个版本的监管意见向各方征求意见。对于该意见最大的争议就在于把网约车定位为“营运车辆”来纳入监管。
在监管者看来,既然网约车付费,那么就应当属于营运车辆,但问题在于,一旦“营运车辆”的身份坐实,就意味着一个私家车主如果开展网约车业务,那么他的座驾的报废年限就变成八年。各方认为这一监管过于严厉,可能会导致大量兼职司机流失。
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部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时任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还曾到北京大学的一个持续到深夜的研讨会上,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
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在该次讨论中就强调,网约车这种模式的先进性恰恰在于其身份的可变性。他分析说,目前城市交通最大的问题就是需求有高峰也有低谷,因此城市管理者几乎不可能测算出到底提供多少数量的公共交通(包括出租车)是合适的。
而私家车能随时成为专车的机制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城市民众对出租车需求的变化可以体现在价格中,而价格的波动可以“指导”一些私家车参与或退出公共运输,从而实现与动态变化需求的“衔接”。
而今天披露的新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明确将网约车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既体现其出租汽车的性质,又反映其新兴业态的特征与传统营运车区别开来。不按年限而按里程报废的机制,更是解除了人们最担心的监管枷锁。
目前已是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的刘小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中国官方最大限度地适应网约车新业态的特点,量身定制许可的条件,简化许可的程序,以支持新业态规范发展。
欢欣鼓舞
网约车行业齐声点赞
高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的移开,让网约车从业者倍感兴奋。
滴滴出行表示,指导意见的发布,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执政理念,是对分享经济新业态下移动出行领域的肯定和鼓励。作为移动出行的一份子,滴滴出行倍感鼓舞,我们相信,这亦将开创我国网约车发展的全新局面。
该公司指出,网约车监管是世界级难题,《暂行办法》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平衡新旧业态发展,照顾到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出行需要。《暂行办法》作为世界范围内颁布的第一个国家级的网约车法规,表明在如何监管网约车的探索上,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也充分体现了国家推动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 “互联网+”和发展分享经济的思路和决心。
在西班牙、德国等多地受阻后,中国网约车新政也被优步称为“里程碑”式的事件。
优步方面表示,暂行办法的出台,使得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颁布此类全国性法规的国家。优步目前已经在超过60座城市提供出行服务,预计到年底,优步的产品服务将超过百城。
易到也发出了“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感叹。该公司表示,刚刚发布的《暂行办法》,是对网约车行业的官方认可,真正意义上赋予了网约车行业合法的身份地位,这是巨大的政策进步,有利于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交通部制定网约车新政开展了大量论证、调研,力求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无论是程序上还是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鼓励改革、开放创新的政策导向。
易到CEO周航表示,易到成立这六年,政策一直是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非法运营”一直伴随着易到的成长。而今天,我们终于得到了认可,我个人的兴奋无以言表。在我做专车的这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煎熬是我的一种常态。
作为行业内既有的“非黑车”,神州专车也表示在此次政策制定过程中,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充分听取了包括神州专车在内的各方意见建议和发展诉求,体现了国家鼓励创新、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和思路。神州专车将严格按照网约车监管政策要求,继续坚持“专业车辆、专业司机”的B2C模式, 一如既往地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