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红军小学2015年新修的塑胶跑道和修缮一新的教学楼。千龙网记者 包萌 9月1日摄
千龙网湖南张家界9月2日讯(记者 包萌)宽阔的大门、崭新的塑胶跑道、明亮的教学楼、随处可见的葱郁、朗朗的书声入耳……9月1日正值开学第一天,“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来到“中国工农红军湖南桑植洪家关贺龙元帅红军小学”,探访这座在红色精神关怀下教书育人的小学校,看看孩子们的新学期新气象。
桑植县贺龙红军小学是全国百所红军小学之一,在全校770名学生中,70%都是留守儿童,一半的学生在校寄宿。校长朱泽义告诉记者,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给留守儿童们造成了亲情的缺失。为了让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身心健康地成长,学校老师对寄宿的留守儿童格外关心,在学习以外的生活上也给予更多关注,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还特设一位心理老师,平日里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
“学校的饭很好吃。”“住得习惯,有同学一起玩,老师也经常陪着我们。”“老师经常给我们讲故事,我知道很多红军的故事。”记者随机问了几名寄宿生,发现孩子们虽然对父母格外思念,但提起平时的学习生活还是觉得充满快乐,脸上洋溢着小孩子特有的纯真笑容。
“每天的营养午餐标准是7元钱。国家补贴4元,2元用于奶制品,2元用于肉类。学生自己只需要再交3元钱。”朱校长告诉记者,除了义务教育学费和书本费全免之外,学生在校住宿也不用花钱。一个寄宿生一学期只用交大概700多块钱伙食费,一般农村家庭完全负担得起。2015年,为了改善校园环境,县教育局拨款200多万为学校修缮了教学楼,搞了校园绿化;省财政厅也拨款150多万,把学校的煤渣跑道换成了塑胶跑道。
作为一所红军小学,学校侧重德育教育,经常用红军精神教导孩子们,学校里的学生随口就可以说出很多红军故事。此外,每逢清明学校都会组织祭扫红军陵园,每逢重阳,学生们则会去光荣院看望老红军,帮他们干活、陪他们聊天,听他们讲当年的故事,让红色精神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