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八路军如何改变甘肃的“一潭死水”?

2016-09-20 13:0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长征路上奔小康”甘肃采访团成员来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参观。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 摄

9月19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甘肃采访团成员来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参观。图为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内景。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摄

千龙网甘肃兰州9月20日讯(记者 马文娟)青砖房脊、木质门窗,兰州市酒泉路边的一栋仿古建筑,典型的兰州传统民居风格,这里曾是八路军兰州办事处,被周恩来称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全民族抗战进行后方发动的一个重要基地。从1937年5月设立到1943年11月撤回延安,六年间,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在党代表谢觉哉、处长彭加伦、伍修权等同志的领导下,在开展营救被俘流落的红军西路军将士、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同苏联外交代表处和军事代表处的联系、接待我党往返苏联人员、转运抗战物资、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指导中共甘肃工委开展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办事处建立之前,甘肃是一潭死水,一幅封闭落后的模样。

彭加伦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写道,他们初到兰州时处境非常艰难。甘肃群众过去受革命影响很少,进步思想稀疏,封建思想浓厚,加之当局的压迫,总是胆战心惊。在兰州的学校里,教员、校长都是老人,差不多十几年未出过甘肃,思想落后,精神萎靡,为了饭碗不敢乱动一下。教员讲课不准讲一句课外的话,否则饭碗难保。

谢觉哉更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课本上的白话,教员用文言文在黑板上解释,否则学生看不懂。甘肃省府人员也很少发表政见,《解放》报在兰州发行,得到“不准不好,准也不好”的答复。思想之凝滞,可见一斑。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让党的工作顺利进行,他们向中央建议,派甘肃籍的共产党员回到甘肃,通过建立党组织来进行社会中下层的发动工作。很快,中央派孙作宾、吴鸿宾、刘杰、郑重远等同志回到甘肃,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1937年10月,中共甘肃工委在谢觉哉的主持下正式成立。

此时,国内有许多知名人士也先后来到兰州。著名文学家老舍在兰州发表了《两年来抗战中的文艺活动》等报告;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则创办《老百姓》刊物来进行抗战的宣传。

一时间,各种救亡组织、文艺团体纷纷成立。1937年7月,甘肃民众守土抗敌后援会成立。8月,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甘肃分会成立。9月,谷苞等人发起成立了省外留学生抗战团;11月,罗扬实等人发起成立甘肃青年抗战团,这也是当时兰州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救亡组织之一;文艺团体中,由当时的榆中县县长、进步开明人士王云海的几个儿女王德芬、王德璋、王德谦组成了王氏兄妹剧团,他们巡回演出的现代剧《放下你的鞭子》曾影响非常大。

同时,《政论》、《甘院学生》、《热血》、《回教青年》、《西北青年》、《战号》等报刊杂志相继问世。

除了兴办刊物,募捐活动也纷纷开展起来。其中,拉卜楞寺寺主、五世活佛嘉木样·丹贝坚赞尤其值得一提。1937年,他派弟弟黄正基率由拉卜楞寺所属各寺院、部落组成的代表团赴前线慰问,送去了大量的物品;1944年,又派弟弟黄正清代表甘青等地的藏族同胞再次捐献了30架飞机的款项。

也正是在各种救亡组织的努力下,为前线募捐的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革命的火种,在甘肃播撒下了。

责任编辑:柳杰(QJ0003)  作者:马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