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的纠结:博爱座,到底该去还是留?

2016-10-08 09:04 中国新闻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台湾人的纠结:博爱座,到底该去还是留?

在大陆观光客眼中,车上空荡荡的博爱座无疑是台湾“最美风景”之一,许多人旅行返回后仍赞不绝口。但这象征着传统美德典范的博爱座,近来却遭受不少争议,不少台湾同胞视其如鸡肋,意欲除之而后快。台湾人究竟在纠结什么,博爱座又“经历”了什么呢?

“道德魔人”念下“咒语”

在陆客的“自由行”游记里,诸如“不管公交车有多挤,博爱座也不会有人去占”之类的赞美比比皆是。确实,经常乘坐台北捷运或公交的人都能发现,不但博爱座基本没人坐,而且连普通座位也大片空着,很多乘客宁可站着也不坐身边的座位。这是为啥?

设置博爱座,本意是希望弱势群体及有需要的人有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然而,台湾偏偏有些人自诩正义的人士,只要看到有人不让座,或占着博爱座,就不分青红皂白一番指责。台湾网友还给这类人封了个“称号”,叫“道德魔人”。

8月下旬,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的女生在乘坐捷运时,因身体不舒服没给旁边的小孩和老人让座,围观大妈气愤不已,回去发帖说女孩“真是可耻”!

紧接着,一名右眼视力只剩0.02的台湾师范大学学生坐捷运,被工作人员引导至博爱座坐下后,遭到中年妇女呛声“弟弟你站起来,博爱座不是你能坐的”。他解释说自己看不到,对方还不信,一直在他眼前挥手,质疑他“装瞎”。

不久前,又有一名台湾女网友发文说,自己因生理痛坐博爱座,结果半路被一名老人摇醒要求让座。没想到车到站后,老人快速起身往车门冲去,“突然觉得,她的身体可能比此刻脸色惨白的我还要硬朗许多。”

在“道德魔人”的指指点点下,别说博爱座,一般人就连普通的座位都不敢坐了。原因很简单,累一点无所谓,万一被偷拍传到网上,被群起而攻之,精神上的压力可受不了。

健全人的“隐形需求”

这些现象让很多台湾民众十分反感,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诉说自己在乘坐捷运、公交时在坐与不坐之间的两难,以及因此受到的误解和谩骂。

某男士因左脚内侧韧带撕裂做了手术,痊愈之后不能站立很久。一次乘坐公交车时,因为车上很挤没有多余的座位,就坐上了博爱座,于是被旁边乘客讽刺“现在的年轻人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一名20多岁的女性因车祸导致左脚比右脚短,穿上鞋其实看不出来,但她从来不敢坐博爱座,结果长期搭车久站,反而影响正常的右脚……

“让座是美德,不是义务”,“请不要搞得好像坐在座位上就像是犯罪一样!”……气愤而委屈的台湾同胞认为,博爱座并不是只有老弱妇孺才能坐,许多看起来很健康的乘客,可能因为看不见的“隐性需求”,非得坐着休息不可。比如那位右眼视力只剩0.02的学生,或者那位出过车祸的女孩。

“一个人需不需要座位,是自己的事情。有需求的人当然有权使用座位,无论这种需求是否为别人所了解;没有需求的人,不应该占用座位,反过来也不需要别人硬给他让座。” 高雄医学大学助理教授陈昱名对此评论说,公共运输工具上的座位,是一种需求者应该享有并追求的权利,我们并不真正知道需求者的情况,就不该随意干涉别人。

“去还是留”争执不下

既然岛内民众都有此觉悟,于是,已经被“道德绑架”的博爱座是否有保留的必要,就成了一个话题。

9月1日,一个由网民提出的“废除各项公共运输工具上博爱座之设置”的提案,出现在台湾当局“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上,征集公众附议。提案说,台湾民众已经养成让座的习惯,但是,“博爱座却带来了负面的效用:使得部分人不敢坐博爱座,以及另一部分人认为坐博爱座应该要让座。……取消博爱座,不会使得让座这项美德从台湾消失,但却能避免许多纷争的发生。”截至9月底,附议人数已接近9000人。

过去,台湾并未把设立博爱座写进法律,但座位常被身强体健的民众占用,形同虚设。2013年,“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规定,没有对号座位的大众运输工具包括铁路、公路、捷运、空运和水运等,都应提供博爱座给身障者或老弱妇孺,比例不得低于总座位数的15%。没想到,仅过去3年,“让座”被搞得矫枉过正,变成“令人恐惧的社会现象”,民众叫着喊着要废除。

不过,还是有人认为,博爱座应该保留,这样可以适度提醒民众,发挥关怀效果。还有的人觉得,废除与否不重要,重点是礼让心态问题,可以尝试将博爱座改为优先席。

按照台湾有关规定,只要附议人数超过5000人的门槛,有关部门就必须在11月7日之前对博爱座的存废问题给个说法。博爱座的去与留,也许很快将见分晓。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