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河北88岁老人义务守护无名烈士墓34年:只要活着就坚持下去

2018-04-02 13:45 千龙网

来源标题:河北88岁老人义务守护无名烈士墓34年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陈卿媛)“我又来看你们了。”清明前夕,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北曹庄村88岁的曹颖老人,踩着细碎的步子,早早地来到村北的48烈士墓前祭奠,这次扫墓已是他坚持为烈士扫墓的第34个年头了。

曹颖出生于1930年,曾是一名解放军战士,1984年离休回到家乡。他幼年曾与这些烈士相处过,对这些英雄有无限的敬佩。每逢清明、春节等当地祭拜先人的日子,他都去烈士墓前扫墓、讲解。

“只要我活着,就要坚持下去。”曹颖告诉《法制晚报》记者。

88岁老人步行去扫墓

每次打扫陵园都无比敬畏

曹颖和老伴都生活在北曹庄村的一间村舍里,儿子都在外地工作。

今年清明前夕,48烈士墓东侧那两棵老枣树,还和79年前见证烈士牺牲的那个寒冬时一样,还没有发出新鲜的嫩芽,曹颖却已从一个瘦小孩童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

扫墓临行前,曹颖老人穿上自己的青布套装,用手仔细地整理好衣襟,踏着细碎稳当的步伐从家中出发,朝离家一公里多的48烈士墓走去。

48烈士墓位于村北,当年战争结束,村民们将牺牲在各地的烈士集体合葬此地。乡亲们不知道烈士们的姓名,用大理石砌好的墓上写上“四十八烈士”几个大字。墓的前方立下石碑,写着“抗日英烈永垂不朽”。

曹颖拿着扫帚走进了烈士墓,他的手背已经像他手里紧握着的干竹条制成的扫帚一样干枯。他告诉记者,每次到墓前打扫落叶时,听着扫帚和地面摩擦的咯吱声,想着这些经历过长征后却牺牲在此地的无名烈士们,自己无比地敬畏。

义务为民众讲解抗战历史

一个上午能讲五六场

“我作为那个年代的亲历者,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有人听,哪怕是一个人听,我也要把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每逢一些单位、团体、个人来此扫墓瞻仰,老人也会义务陪同讲解,有的时候他一上午会讲五六场。

老人说话时中气十足,详细地向来访者讲述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1938年底,日寇对晋察冀北岳山区进攻失败后,迅速调整兵力部署,改为首先肃清冀中平原抗日武装力量,尔后转入山地进攻的作战方针,于是冀中成为日寇攻击重点。

1939年1月,日寇连续向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两次大规模围攻以消灭当地抗日武装,冀中一度到处笼罩着恐怖气氛。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适时作出决定,抽调120师一部挺进冀中地区。

“在此危难时刻,北曹庄村来了一支奇异的队伍,它和其他部队不一样……”曹颖回忆,那时候他才9岁,但他现在还能清晰地记得,在那个滴水成冰的冬天,老百姓起床打开房门一看,害怕惊动群众的战士们倚靠在门外休息。

乡亲们立马把部队迎进家中,战士们暖和后就帮着挑水做家务,隐蔽在各家院子中,真正是秋毫不犯、鸡犬不惊。

同年2月2日,河间敌宫崎联队及伪军一部共200余人,携炮1门向肃宁方向进犯。八路军120师716团3营10连奋起还击,在北曹庄村一带展开激战,八路军援军赶到,追敌至河间城下,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中堡店战斗。

9岁时见证抗战英雄牺牲

村民集资为烈士竖起墓碑 

曹颖记得,战斗中,那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少年战士,为消灭日军机枪火力点,匍匐迂回接近敌阵,连投两弹消灭了敌人。但因投弹距离太近,自己也被炸伤,肠子拖出腹外,他依旧抓过机枪艰难返回我军阵地,但遗憾的是最后还是壮烈殉国了。

见战士们不顾生死奋勇战斗,乡亲们也自发把自己家中过年才吃的米粥、窝窝头、山芋等食物送上火线。这些从来没见过战事的农民看到八路军如此从容镇定,竟然也不害怕打仗了,伏在战士们身后看他们怎么开枪打鬼子。“这才是真正的全民抗战!”曹颖感慨。

这场战斗共歼灭日军150余人,但48名八路军勇士也为国捐躯。

战斗结束后,部队迅速转移,村民把散埋在几处的烈士遗体集中起来重新安葬。当时9岁的曹颖和乡亲们看到,烈士的衣袋里装的是糠皮的谷面饼子和焦糊的锅巴,而他们就是吃着这些东西打败敌人献出生命的。乡亲们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掩埋遗体。

7年之后,烈士墓地周边几个村的村民集资为烈士们竖起了墓碑。

曹颖说:“我后来才知道,很多人来自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经历了千难万阻的长征,又从晋西北来到冀中,牺牲在北曹庄,做了无名烈士。”

如今,48烈士墓是肃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逢清明,曹颖都会前来缅怀先烈,同时也会向前来扫墓的中小学生义务讲解这些啃着谷面饼子、穿着破布衣服杀敌殉国的革命先烈的故事。

34年来每年至少扫墓三次

假如走不动了让儿子继续

曹颖老人平时需要戴助听器,但身体还算硬朗,平日里还能骑上自行车到附近的镇上找老战友聚会喝茶。

曹颖的邻居告诉记者,老人每逢地方祭奠的日子,都会去48烈士墓前扫墓,每年至少会去三次,还会给一些团体、个人义务讲解烈士们的故事,邻居说这点令人敬佩。

烈士墓最初只是一个土坟,每到雨季,曹颖就特别担心墓被大雨冲毁。为此,他曾积极奔走呼吁,与原120师716团政委廖汉生将军取得了联系,之后烈士墓被重新修整。

把守护烈士墓当成事业,把宣讲英烈精神当成使命,曹颖入选了“2017年度感动肃宁人物”,县里还为他颁发了奖杯并授予“义守忠魂 矢志不移”的牌匾。近年来,一些媒体报道了老人的故事。老人在给记者讲述烈士事迹的时候,也反复强调:“我个人不值得报道,要让大家知道这些抗日牺牲的无名‘老八路’们。”

曹颖的老伴也很支持他,称假如曹颖走不动了,她就会打电话让在外地的儿子回家像父亲一样为先烈扫墓。

现在两位头花花白的老人家住在农家小院里,干净的房间里错落有致地放着十几盆鲜花,他们养了两只狗,大的一只已经19岁了,曹颖的老伴说这只老狗已经老得不怎么吃食了,这个年纪也像人一样步入老年了。

老伴平日里煮煮饭、做做家务,曹颖则喜欢在书房看看战争史书,或在客厅看看电视。这位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人有时也会看一些抗战片,他评价称:“有些戏一看就是假的,拍戏的人根本分不清战争和战役。”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作者:陈卿媛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