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北京市西城区以志愿服务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2018-05-15 08:40 中国网

来源标题:北京市西城区以志愿服务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近两年来,“共享单车”引爆国内市场,在中国各大城市主要交通路线上,无处不停放着色彩鲜明且数量众多的代步单车。据《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投放单车量大幅增长至2300万辆。同时,随着共享单车的爆发性增长,车辆不按规则通行、乱停放等不良行为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北京市西城区从创新社会治理角度出发,2017年7月,在广内街道成立“单车联盟”,50名志愿者分组每天早晚轮值,手持“此处不能停放单车”“请码放整齐”等指示牌,引导市民文明停放共享单车。

类似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北京市西城区不胜枚举,以细致入微、春风化雨地方式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精准解决社区问题。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提出要建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共治”,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治理的核心思想:平等地对待各类社会主体,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多个主体来共同参与对群众的服务和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共建共治,才能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深刻的社会变革,倒逼社会治理创新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社会也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问题多发频发突发,矛盾凸显在分配关系的高低收入人群之间、城乡关系的农民与市民之间、劳动关系的雇主和雇员之间,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其次,社会流动人口不断加大,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和方法受到严重挑战;第三,社会阶层结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复杂化;最后,社会“中间力量”,尤其是第三部门发展相对来说,还不够成熟等。这些深刻的社会变化加大了社会治理难度,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问题、新挑战,倒逼社会治理创新。

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出现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趋势。北京市西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区,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西城区需要着力提升综合承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积极适应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民生诉求全面升级、思想观念日趋多远等新变化。这对西城区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新任务、新标准和新要求。

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

志愿服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志愿服务组织具有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多元服务、满足社区精细化需求、政策普及与倡导等社会功能,有利于构建多元治理格局、激发社会活力、完善社区治理生态。同时,志愿服务也是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可以最直接、最精准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降低社会治理的行政成本,也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益。西城区志愿服务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与学雷锋活动结合,广覆盖、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一批接地气、惠民生、促和谐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涌现出一批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贯彻落实中央深改组、国务院、中央文明委以及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和北京市等出台的关于志愿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意见、条例,西城区先后制定了《星级志愿者表彰及奖励标准》、《西城区志愿服务时间累积及志愿者星级评定实施细则》、《星级治安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关于西城区志愿服务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西城区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关于广泛开展街巷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等政策,逐步推进西城区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2017年5月25日,“北京市西城区志愿者联合会”正式更名为“北京市西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统筹全区志愿服务工作,初步建立区(系统)、街(单位)、社区(队伍)三级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志愿服务社会动员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进一步推动各街道和区直机关工委、区委教工委、区委卫生计生工委、区国资委等系统成立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分会,由街道分管领导或系统党(工)委主管或分管领导担任会长,统筹推动系统内各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初步形成“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的志愿服务组织协调体系。

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和品牌化西城区按照“服务对象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积极开发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机制,实现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围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助学、助困、助老、助残、保护环境、博物馆讲解、心理疏导等,积极开发了一批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和主题活动,在创新社会治理、文明城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2017年10月,西城区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达13653个;打造了“西城大妈”、“志愿家庭”、“心目影院”、“你来西城我来导游”、“志愿北京之白衣天使进社区”、“暖夕”、“青春伴夕阳”等一批具有西城特色的精品志愿服务项目。

推动志愿服务阵地化。西城区不断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推进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社区志愿服务站(岗)、城市志愿服务站(岗)、“志愿岛”和“志愿者之家”建设,形成了“蓝立方”、“七彩小屋”、“书香驿站”等一批具有西城特色的志愿服务基地,成为展示西城志愿服务发展水平的“窗口”。五年来累计申报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114个,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岗84个。建立西单图书大厦、什刹海荷花市场、北京北站三个“蓝立方”城市志愿服务站,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假日等契机,广泛组织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分别在大栅栏街道三井社区、什刹海街道四环社区、新街口街道育德社区、陶然亭街道红土店社区建立4个团中央专项支持的“七彩小屋”关爱社区流动人员子女志愿服务站。将西城区志愿者之家打造成为“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志愿服务平台,为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培养志愿服务人才、创新志愿服务项目提供服务。

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西城区创新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如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年度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选,推出志愿服务主题的舞台剧、微电影、诗朗诵、快板等,将志愿服务打造成为社会时尚,推动志愿服务走进生活。截至2017年12月底,西城区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291187人,全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4325个,全区志愿服务团队达4453个。西城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社区建设、大型赛会、应急救援、文化普惠、扶贫济困、社区安全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涌现了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企业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平安志愿者、医务志愿者等各种志愿者队伍,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向未来,开启志愿服务事业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这要求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未来,西城区志愿服务工作需要开启从学雷锋的道德实践到创新社会治理的手段、从补缺社会服务的形式到社会动员的途径,从公民志愿奉献的渠道到引导公民参与治理的平台的新征程。第一,积极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创新登记注册制度,推进志愿服务组织承接公共服务项目;第二,大力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探索专业志愿服务的模式创新,鼓励驻区内企业开展志愿服务以及国际志愿服务组织落地本区;第三,建设完善的社区志愿服务生态系统,推动形成全员参与、各方支持的良好环境,打造社区层面的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模式;第四推动志愿服务文化创新,提高志愿服务文化和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第五,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做到更精准更有效率。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