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中国科技工作者:用创新标注时代

2018-06-10 05:59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中国科技工作者:用创新标注时代

我们距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从未如此之近。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将亿万人民的目光聚焦“中国创新”;一次次如潮掌声中,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路径变得更加清晰。创新之要,唯在得人。科技工作者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科研攻关忘我奋斗,为科技创新竭尽所能,奏响一曲新时代大国科技迈步向前的最美华章。

碳/碳研究和高技术武器

“在这个领域不能与中国合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美国家碳/碳研究发展迅猛,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李贺军给国外某高水平研究机构写了一封信,希望与该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生。可等了许久,却等到了这样的答复。

李贺军强烈地意识到:碳/碳研究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走跨越发展之路。

碳/碳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骨架来增强碳或石墨基体的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国防高技术应用背景,历来被发达国家严密封锁。

李贺军憋了一口气。他带领团队废寝忘食地测试分析、反复试验。在“十二五”末,李贺军带领团队将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防护水平提升到1600℃、900小时,实现了国内碳/碳复合材料及抗氧化研究的飞跃。基于李贺军团队发明的系列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新技术,该材料制备成本大幅降低,实现了由航空航天战略性武器应用向常规战术武器应用的突破。

“国产盾构”填补空白

2006年年初,当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都在为设计制造我国第一台盾构样机忙碌时,正休产假的王杜娟把刚满月的孩子撇在家里,偷偷跑到了公司。

隧道掘进机(又称“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2002年10月,由18人组成的我国首台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时年24岁的王杜娟成为其中一员。

为了解决技术上的难题,项目组成员需要经常下工地、钻隧洞。很多工地因为安全考虑,不准女同志进隧道。王杜娟心里着急,把头发挽进安全帽,把泥巴、污油往脸上一糊,硬是闯了进去。

2008年4月,王杜娟和同事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复合式盾构机,打破了“洋盾构”的垄断,其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如今,由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设计制造的“国产盾构”不仅走出国门,而且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直径矩形顶管、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世界首台联络通道专用盾构等一大批开创性产品相继面世。

为抗“非典”战役拿下关键一局

非典型肺炎(SARS)被发现后,要保证药物和疫苗安全有效,必须应用动物模型进行大量实验。然而,在对病原不了解、无病原易感动物研究基础、无特异动物资源储备条件下,建立SARS动物模型的难度极大,被科学界认为是SARS研究的瓶颈之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立即带领科研人员,承担了“建立SARS动物模型”及疫苗研制等应急项目。每次进入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至少6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进食、不能上厕所,却要大汗淋漓地超负荷进行实验操作;P3实验室的气压要保持在负压状态,连续几天后,耳鸣、头痛、恶心等各种负压反应接踵而至……秦川咬咬牙,都挺了下来。

秦川课题组夜以继日在P3实验室工作,而她总是把最危险的技术环节留给自己:给动物接种病毒、给动物做体检、采集含病毒的动物样本、拍X光片、消毒实验室……

经过艰苦奋战,课题组成功制作出全球第一个SARS动物病理模型,打通了阻碍SARS研究的瓶颈,并评价了第一个SARS疫苗,为抗SARS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如今,秦川团队用尖端技术创建了对重要病原敏感的系列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在不同层面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体系,已为国内外百余家机构应用,为未来传染病防控、精准医疗、靶点药物研发抢占了实验动物科技资源“核芯”。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