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蓝天保卫战打响 京津冀及周边督查“包干到县”

2018-07-02 15:21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京津冀及周边督查“包干到县”

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启动,将具体到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等7大标志性战役和禁止洋垃圾入境、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4个专项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无疑是重中之重。生态环境部将从全国范围内调集1.8万人投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汾渭平原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的“战场”。强化督查攻坚实行清单式挂账,确保问题解决。据了解,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强化督查将“包干到县”,同时严查地方企业、政府“一刀切”行为。

热点网格“小微站”

科技装备成为利器

6月22日,强化督查天津第1督查组根据督查办公室提供的热点网格数据,从蓟州区驱车150余公里赶往武清区,对热点网格范围内的单位开展了地毯式排查。

热点网格可以及时提示某一个地区污染浓度升高,督查人员顺迹而行,精准出击,迅速找到污染排放的源头。

根据督查办反馈信息,该网格在6月17日、19日、21日三次出现了明显高于周边环境PM2.5本底值的峰值,分析研判结果为网格内可能有违法排污单位。天津第1督查组已在6月16日对本热点区域的8家单位进行了检查,但因处在端午假期,无法验证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为确保本次“回马枪”做到全覆盖、零遗漏,再次对网格所有单位进行了逐一排查。凡是可达的环保设施,必须进行近距离查看。

督查队员在多家单位爬上几十米高的楼顶,对环保设施的排风、送风系统进行查看。

督查光凭“人海战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到先进科技装备的助力。今年整个污染防治攻坚战将继续充分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污染源在线监控、“热点网格”、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

生态环境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介绍,目前整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按照3公里乘以3公里划分了3万多个热点网格,其中重点网格有3600多个。这些重点网格地区的污染排放量占到了全部网格的80%,是执法人员检查的重点。

此外,强化督查还将发挥微信举报作用、使用执法APP、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高督查的针对性、准确性。田为勇说,督查人员除了利用热点网格,还将结合地面的PM2.5小微站和移动监测设备这两大利器。小微站乍一看像个黑匣子,一般挂在建筑物的屋角或者通讯杆上。督查队员再结合移动式的监测遥感器,这样基本上可以锁定一个地区的污染变化情况。

督查范围扩至

汾渭平原长三角

去年原环保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启动大气治理强化督查,为顺利完成“大气十条”的任务和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田为勇说,今年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督查的范围相比去年将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扩大到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地区。

相比去年,今年督查的内容更全面,去年主要是针对“两散、两提”,包括散煤治理和散乱污清理,重污染提高响应级别和提前响应时间。

今年京津冀及周边的督查要转向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等四个结构进行治本督查。产业结构方面,一是防止散乱污企业的反弹,二是紧盯大企业和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的达标治理;能源结构方面,田为勇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散煤治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今年还要增加200多万户的煤改气、煤改电。

此外督查还要监督“公路转铁路”等运输结构的转变,以矿山、绿地和扬尘综合整治为重点,督查优化用地结构的转变。

记者了解到,督查分为三个阶段:8月下旬之前主要是对京津冀及周边的“回头看”;8月下旬至采暖季,主要是紧盯四大结构的调整,包括气源情况,以及各地冬季供暖煤改气、煤改电情况;采暖季以后的督查将更多紧盯重污染天气,督查错峰生产和应急预案执行。

各地的督查也有侧重,汾渭平原是从第二阶段开始,二、三阶段的督查更类似于去年京津冀的大气强化督查。而在长三角地区,苏南、浙江地区空气质量相对好点,苏北、皖北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因此更多是采取机动、灵活的抽查方式。

蓝天保卫战抽调1.8万人

田为勇告诉记者,此次污染防治攻坚战每一个战役或者专项行动都要统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力量合力攻坚。他说,去年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治理强化攻坚一共调集了8000多人。今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抽调的精干力量将更大,将达3万人。其中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就要抽调1.8万人。

去年强化攻坚在京津冀及周边28个城市进驻了28个组,每组8人。今年的蓝天保卫战,督查人员将进驻到县区一级。比如在京津冀及周边385个县市区就安排了200个组,重要县市区都是一个组,在汾渭平原安排了90个组,加上长三角地区的督查组,今年冬季最多时可能有超过上千人在三大区域“作战”,对大气治理的督查力度会更大。

记者了解到,从6月11日开始,200个督查组已经进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开展督查,拉开了今年蓝天保卫战的序幕。第一轮次督查到6月24日已经发现2690个问题。

钢铁将始终是督查重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京津冀及周边烟囱高度45米以上的高架污染源已经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且和环境部联网。通过联网数据可以随时看到每一个企业的排放情况以及监控设施的运行状况。田为勇说,在京津冀“2+26”城市共安装1532家企业,涉及烟囱也就是监控点共有2935个,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他说,从监控数据来看,钢铁行业数量不是很多,大概占到了全部高架源企业的10%左右,但是排放量占到了全部高架源企业的三分之一。所以说,钢铁行业始终是强化督查工作的重点之一。

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说,强化督查主要还是在用煤这个环节,因为它会产生大量的污染,这里以电力行业为例,电力行业的排放量在京津冀“2+26”城市占到20%。从今年10月1日起,京津冀“2+26”城市钢铁、火电等行业执行特别排放限值,随后将视情况逐步推广。

整个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督查将紧盯问题,拉条挂账。对发现的问题采用清单式管理,只要发现,一盯到底,直到问题解决。对发现的问题,直接交办地方,压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责任,推动解决一些长期解决不了的“硬骨头”。

同时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搞“一刀切”。田为勇表示,生态环境部坚决反对“一刀切”,决不允许平时不作为,督查乱作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他说,此次强化督查实际上也从制度设计的本身避免了“一刀切”,去年强化督查为期一年,今年再执行一年,同时督查直接派组到县,地方政府想搞“一刀切”的临时措施就很难了。

临汾数据造假案

环境部披露细节

6个站点深夜同时造假

近日有媒体披露山西临汾监测数据造假案细节,司法部门已经公布了处理结果。记者最近也得知了此案侦破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监测部门是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了临汾当地监测数据曲线出现了异常,于是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了调查取证。在调取监控中,检查人员发现有一些人为干扰的痕迹,一些人进入了临汾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动了监测采样器。落实证据后,环境部将案件材料移送公安部,公安部迅速责成山西省公安厅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工作,公安部门破案速度非常迅速。

临汾监测数据造假让人不禁想到之前发生在西安的数据造假案件。不过在环境部人士看来,临汾案件比西安案件更恶劣,作案的手法更加隐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活动。“临汾市有6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如果只动1个监测站肯定容易被发现,于是造假者组织6个监测站同时行动,基本上每天晚上10点多钟开始行动,把采样头取下,加上滤膜,早上7点钟再取出来,性质之恶劣令人发指。”

田为勇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究16名被告刑事责任。国家在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特别是违规违法造假的案件是绝不手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后可能会更加严格。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作者:张航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