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产教联动、“第二课堂” 川传梦工场“视界讲堂”如何破局传媒教育?

2018-07-11 03:27 北国网

来源标题:产教联动、“第二课堂”,川传梦工场“视界讲堂”如何破局传媒教育?

在《我是歌手》之后,胡海泉再次担纲起了主持人。作为收官导师,在他的总结里,由川传梦工场·四川传媒高等研修中心举办的“视界讲堂”第一季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视界讲堂”的最后一堂课,既是讲座,也是结业仪式。“声乐/形体与天团打造基础”“职业传媒人基础素养”……胡海泉将他多年的从业经验提炼成了这场干货满满的报告,分享给现场300余名首批学员。随后,他继续主持结业仪式的环节,将一份份结业证书交到学员手上。第一季的“视界讲堂”画上了句点,但中国传媒教育改革仍然在路上。 传媒实战的“第二课堂” 《2018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1.89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6%。然而,繁荣的图景背后,由于缺乏系统化、职业化的精准培养,当前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与实践出现严重脱节,行业“高精尖人才”稀缺,“供血不足、养分缺失”成为整个中国传媒业态亟待直面的状况之一。 为了纾解这一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曾打造《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跨界歌王》《高能少年团》等优质节目的国内综艺界领军人物夏陈安,在2017年牵手四川传媒学院达成合作,组建国内首个综艺影视学院,并成立川传梦工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产教、校企的深度融合合作,开启“传媒+教育”的新思路。此次“视界讲堂”的尝试,便是将传媒产业资源嫁接到传媒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的一次具体探索。可以看到,这一特别的“第二课堂”,已经成功架起了一线从业者与传媒“储备军”之间沟通交流的互动桥梁。 

10期课程,10位学业界大咖,10场快意飞马的头脑风暴……“视界讲堂”根据国内外艺术表演、影视制作、新媒体运营、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等行业热点和发展趋势,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引入大量的观摩、实践、操作环节。在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中,这一堂堂别开生面的课程体系让学员的传媒梦想得以真正着陆。 4月25日,著名演员、导演李诚儒的“影视表演艺术创作实践”为“视界讲堂”第一季正式拉开序幕。“能来这里给大家讲课我很激动,做讲师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演员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所以要用功,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加强自身的台词训练。”在两个半小时的授课环节中,他从自身的从业经历出发,把一位“老戏骨”对于行业的观察与洞悉尽可能充分地呈现到课堂之中。 

“综艺的品类越来越具有品质性,但是传播根本的性质依然没有发生变化。”在另一堂课上,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则为学员以实际案例阐释了网综创作的具体路径与难点。从最开始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中国好声音》到如今的“爆款”节目《中国有嘻哈》《热血街舞团》,陈伟将自己的打造“爆款网综”的方法论总结为“耐力”“匠心”与“细节”三个关键词,结合幕后故事尽然分享给学员。 

除此之外,浙江大学影视艺术与新媒体系副主任赵瑜、西藏北文艺术总监生西林、乐正传媒副总裁彭侃、北京浩瀚星盘影视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公钰涵等学业界专家也着眼于真实的传媒工作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课程案例进行授课,逐渐培养起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创新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落实到实践层面,川传梦工场进一步打通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华谊兄弟、横店影视城以及各综艺、影视项目等多条实习通道,推荐名额占到“视界学堂”整体计划生源数量的60%以上。不仅如此,在梦工场“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理念的指导下,为“视界讲堂”学员专属配置的“川传人才输出储备库”也得以落地,“结业即就业”变成了现实。 四川传媒学院董事长、副书记、副校长张书玉在结业仪式上表示,“视界讲堂”第一季的教学成果斐然,值得进一步推广。她指出,“视界讲堂”把行业内顶尖的一线工作者请到课堂内为学生们进行指导,这是专业院校内少有的系统性工程。“学院将一直支持并鼓励‘视界讲堂’,将‘视界讲堂’打造成四川传媒学院响亮的招牌。” 

“三步走”让产教更联动 虽然“视界讲堂”第一季圆满收官,但其背后探索式的“传媒+教育”改革才刚刚开始。如何将教育与综艺、影视、娱乐等领域进行链接并形成有机的产教联动闭环?这是川传梦工场在路径摸索过程中所需要回应的终极命题。 值得注意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川传梦工场早已规划起了一条明晰的发展路径,此次的“视界学堂”便是其中的一次重要尝试,有着先锋引领的意义和价值。整体而言,其总体战略将拆分为三步迈进:立足于四川传媒学院的教育特色,吸纳多元社会资源,实现学院教学水平的跨越式提升,打造强有力的战略支撑点;从这一系统中心点出发,进一步汇拢区域性资源实现地方传媒产业的引进与集聚,在四川省乃至整个西南部地区形成一定影响力;在院校基础和区域基础之上,川传梦工场最终则将放眼全国乃至全球。 

具体而言,在学院建设方面,夏陈安团队将与四川传媒学院实现优势资源的深度对接,一方负责市场渠道供给,一方则负责人才培养与输送。据悉,川传梦工场预计在2018年完成艺人打造、研修中心培训、项目引入及输出、IP 孵化及运营等多个支撑性版块的建设,以期让非盈利教育与市场价值体系实现融合。 例如,当前川传梦工场启动了“明星训练营”计划,着力推动打造一批迎合新时代受众的优质艺人。这项计划将面向2018年秋季入学的全体新生,对所有报名参营的新生进行形体、才艺、表演等综合考察,最终挑选出首批孵化的准艺人,规模预计在20人以内。“明星训练营”将在借鉴韩国练习生模式的基础上,融入国内市场对艺人的独特化需求,打造出一股不可小觑的“星”势力。值得一提的是,川传梦工场已经与众多媒体达成合作,全方位报道学员的训练过程,并提供行业顶尖资源对学员进行包装和推广,真正实现“结业即出道”。作为中国最大的传媒学院之一,四川传媒学院每年台前生源数量达到惊人的七八千人左右,涉及表演、播音主持、音舞、配音等近十个台前艺术专业,这些生源与川传梦工场的业内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势必会助力其成为中国传媒市场最大规模的艺人输送基地。 “明星训练营”与“视界讲堂”分别聚焦于演艺人员和制作人员的产教培养,实现“台前”与“幕后”两手抓。随着更多具体项目的落地,着眼于四川传媒学院的这一产教联动生态体系将逐步实现“自循环”。 在区域建设方面,川传梦工场在郫都区政府的扶持政策下,联合四川传媒学院和凤凰影都发力打造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影视硅谷”。今年5月,成都影视硅谷·超高清视听制作研发(四川)基地成立暨项目签约仪式成功举行,这座 “影视硅谷”将拓展传媒领域的诸多项目,吸引国内外顶尖行业资源入驻。  

按照规划,川传梦工场品牌全国级、世界级的影响力预计将于2022年前后显出建设成效。川传梦工场将进一步开拓其人才的需求市场并发掘更多元的业界资源,继续以市场供求和规范化运营作为核心导向,嵌入非区域性业务(网络平台业务运营及制作)及国际专业研修合作业务(国际艺术类院校前沿课题深度合作),在世界传媒行业的范围内全力打响“中国制造”优秀品牌,并担负起软实力输出排头兵的时代使命与价值。 以传媒市场的实际发展样态为逻辑原点,结合传媒产业的各大延伸环节,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而反哺于产业一线,川传梦工场成为了“传媒+教育”改革的一次现象级实践。  掀开传媒教育业的新局面 “人才转型升级道路必须走得更踏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升级更来不得半点虚假。” 四川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马洪奎说。 从建院伊始,四川传媒学院便将自身定位为传媒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其更是被四川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正式确定为首批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高校。此后,四川传媒学院更是不遗余力地抬升其应用化教学水平,而校企合作仅仅是其采取的举措之一。 

QQ截图20180711142703

如果对于其战略部署进行更为宏观的勾勒,一条严密的人才培养链条以及各项举措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便无比清晰。 最显而易见的是,优质资源的聚集带来了生源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据悉,在四川传媒学院2018年的艺术类招生考试中,仅山东一个考点,就有近3万人报考。这所年轻的院校,正在不断的转型发展中觅得更蓬勃的发展生命力。 为了能够衔接好校园学习与实际运用这两大环节,四川传媒学院引入大量高端专业设备教育来武装专业人才。近2000台3D、4K、高清摄影摄像设备和高端数字摄影机运用于摄影、摄像实训;3000多台后期编辑设备和图形工作站供学生进行后期剪辑……四川传媒学院的硬件配置在业界之中都能进入“一流”位置。

除此之外,产教、校企联动也在不断深化。除了夏陈安团队以外,其它企业也在和川传进行对口的人才培养,如喜马拉雅FM、淘宝、花椒等,这些平台也将联合四川传媒学院成立相关隶属学院,让社会力量和教学力量在资源整合中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据悉,川传梦工场“视界讲堂”也将持续下去,第二季将于今年下半学期开课,立足于西南地区,面向所有的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开展相关课程。不久后,这艘传媒教育业的“新式航母”又会再度起航。 一系列举措最终的落脚点必然是更趋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当前,四川传媒学院正在逐步建设人才储备库机制、优秀学生资源库、战略合作企业/项目资源库,打通一线市场与优秀生源的对接通道,不断优化和提高人才的市场匹配度。与此同时,一大批优质的实践项目也陆续落地,力求让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据介绍,去年四川传媒学院毕业的3000余名学生中,参与最终毕业生工作双选会的人数仅为三分之一,余下学生已经通过学校提供的多元渠道签订就业协议。 一个阶段以来,四川传媒学院佳作频出,成为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校企联合并出品、发行和制作的3D动画电影《喵星少年漂流记》、数字电影《巴山女红军》《青春逐梦者》等取得公映许可证,或将在国内院线上映;学生参与制作的纪录电影《乡村里的中国》获中国电影华表奖;师生联合打造的原创话剧《一代斯文》获国内大奖,并赴海峡两岸进行专场演出;以学生制作的《特效小哥大战建模小哥》为代表的系列特效视频作品走红网络……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在评价四川传媒学院时,称赞其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传媒教育的新路。在先进理念、优质资源、创新模式的加持下,走在这条新路上的四川传媒学院,或许将亲手掀开中国传媒教育的另一番全新图景。

责任编辑:李娜(QU000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