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抗疫科研攻关进展怎么样了?我们采访了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科研团队

来源标题:抗疫科研攻关进展怎么样了?我们采访了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科研团队

疫情发生以来,科技部会同卫健委、药监局等13个部门组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技攻关组,先后部署42个国家应急项目,组织动员全国优势科技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

地处全国抗击疫情一线武汉市的华中科技大学,就是这些科技力量中的一员。

华中大是一所工科、医科优势突出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据统计,华中大附属的10家医院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共投入3万多名医护人员、近9000张床位,还管理着方舱病床近6000张,成为全国投入床位和医护人员最多的高校。

疫情暴发后,华中大率先成立应急专项,通过科研工作支持一线抗击疫情工作的开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大校长李元元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注重科研攻关与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一批批专家学者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在科学防控、应急研发、专家解读中献智献策。

目前该校投入了28个科研单位进行抗疫研究,重点团队有24个。在研究方向上,主要集中在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快速诊断检测与试剂、药物疫苗研发、临床诊治、疾病防控机制、防护产品及装备、心理干预、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等重大科学问题。

那么华中大的科研攻关取得了哪些成果?

——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一滴血15分钟出结果。“预防医学减少患者增量,好的疾控体系和手段,才能实现关口前移。”华中大副校长、同济医学院院长陈建国介绍,疫情发生后,附属协和医院侯晓华、蔺蓉教授团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主要用于核酸检测呈现假阴性的情况,以手指血作为标本,只需15分钟就可以验出结果,有效率达80%以上。“早期诊断是用核酸诊断,后来发现有一部分是阴性结果,实际上是‘假阴性’,也就是说,它还是有感染性,新的抗体检测剂可以进一步确证。”陈建国表示。

——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0.3秒完成测温。连日来,在华中大校门口,一台人体测温红外设备正在运转,不到1秒的时间,距离数米的车上人员体温就显示在屏幕上。陈吉红教授介绍,这台最新的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测温速度快,只需0.3秒完成测温;测温精度高,测温精度优于±0.3℃;测温距离远,达6至8米,在机场、高铁、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应用场景中,对人流速度没有影响,且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概率。并且该设备利用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被测目标,大大降低了误报率。截至目前,已有一千多台设备在武汉、广东、重庆、河南、北京等多地投入使用。

——AI辅助医学影像诊断系统,提供更为精准的新冠肺炎诊断。华中大•华为智能创新实验室联合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华为云、蓝网科技等团队,共同研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面向新冠肺炎肺部CT影像量化分析系统。按照传统的检测方法,患者的一份CT影像要被切成三百到四百张切片,医生通过肉眼检测,最快也要半个多小时,而这套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可以把检测时间缩短到几秒钟。并且系统自动分离出的毫米级微小病灶,可以自动计算出肺部病变面积的百分比,诊断效率是人工量化评估速度的数十倍。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几十家医院使用,日均调用量3000多次。

——病症程度机器学习辅助分类与预警软件,实现病例分类预测的毫秒级输出。为了对新冠肺炎患者快速分类,并进行预警与提前临床干预,华中大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张海涛、袁烨、曹治国、肖阳团队与附属同济医院严丽、徐卉团队联合攻关,利用信息物理系统的IHYDE机器学习结合多通道模式特征生成与分析方法,开发了Pred-COVID-19新冠肺炎患者病症程度机器学习辅助分类与预警软件。同济医院严丽医生和麻醉科徐卉医生表示,该项研究有助于将现在对重症患者进行事后治疗改进为依据少数关键指标进行预判,并提前开展临床干预。该软件可实现病例分类预测的毫秒级输出,大幅提高医生对病情分类和进展预判的效率。

——蛋白亚单位疫苗,新冠肺炎最安全的疫苗类型。根据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以及国内外SARS-CoV和MERS-CoV疫苗研发进展,结合自身在呼吸道传染病疫苗研制的经验,华中大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范雄林教授和欧阳珠清教授联合提出了以蛋白亚单位疫苗为基础的针对高致病性冠状病毒通用疫苗的研制工作,研发新冠肺炎最安全的疫苗类型——蛋白亚单位疫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新冠病毒、SARS-CoV和MERS-CoV的基因组序列,优选出靶抗原并设计和合成相关的基因序列。基因工程表达纯化该抗原后,将与课题组已经发明的专利佐剂制备成蛋白亚单位疫苗。疫苗研制工作有望在一年内进入临床试验,拟用于两类人群:一类是未感染的易感人群,依靠在呼吸道黏膜和肺脏产生持久的RBD特异的抗体,而阻止病毒感染;另一类是隐型感染人群,依靠细胞免疫反应尤其是CTL细胞反应杀伤感染细胞,释放出的病毒被抗体中和而清除病毒。(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钦振)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