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秋冻≠挨冻!寒潮来袭 科学“秋冻”有讲究

2022-10-08 10:24 央视网

来源标题:秋冻≠挨冻!寒潮来袭 科学“秋冻”有讲究

央视网消息: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冻”指的是从夏天向冬天过渡的过程中让人体适当地感受到一点寒意,从而增强机体耐寒能力,为进入严冬做准备。不过,秋冻并不等于盲目挨冻,一些误区需要警惕。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全科医学科执行副主任 杨华:秋冻并不是一味地指挨冻,我们身体如果能感受到一丝寒意这是比较适合的,如果已经觉得非常冷了,反而会导致我们的抵抗力下降,会引发一些相应的疾病。 

专家特别提醒,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秋冻”。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全科医学科执行副主任 杨华:一类是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不适合;第二类,原先就具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些人群也是不适合的;另外,有一些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也不适合。像老年人、小孩、孕产妇以及一些大病初愈者,尤其需要注意,也是不适合秋冻的。 

寒露节气以后,天气明显转凉。专家提醒,现在开始要特别注意头部、脖子、腹部和脚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过度受凉,容易降低免疫力,甚至诱发心脑血管、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疾病。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 夏公旭:凉从脚起,脚上如果受凉以后,对人的肠胃、身体都有影响,所以脚也要保暖,要穿厚一点的袜子,另外晚上适当用点温水泡泡脚。 

专家建议,应对降温,要想提高免疫力,平时要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优质的蛋白质,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注意房间的通风换气,还可以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全科医学科执行副主任 杨华:比如说像慢跑、骑自行车、登山等等,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免疫力,帮助我们顺利地过渡到严冬季节。

责任编辑:高子惠(QZ0022)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