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既对具体领域的改革提出要求,也对改革推进作出总体部署。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有许多妙言隽语,言简意赅、切中肯綮,既指引改革方向,又使改革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动改革,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
在全面深化改革内容方面,国家治理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执政党和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
三年来中央深改组的诸多改革方案的设计、改革举措的出台,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本身内容所在,同时也为法治建设提供着强大的动力支持,体现着法治的基本要求。
贾康指出,第一,在中国实质性推进金融多样化改革势在必行。他表示,中国金融某些服务和供给多年来处于短缺状态,如果能有一个比较有效的竞争机制,将能够消除或者至少缓解这种短缺。
让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毫无疑问是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自2013年11月成立以来,紧紧抓住民生这个“牛鼻子”,围绕着民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民生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广大民众分享到了更多、更实惠的改革与发展红利。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较往年更大的篇幅,对新一年国企改革做出了部署,释放了加速推进改革的信号。业内认为,此次会议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抓住了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有利于国企塑造发展新动力,而要求在电力、石油等行业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给了市场参与国企改革更多的想象空间。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中小银行发展论坛秘书长姚余栋近日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如果要防止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我们至少需要八个“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杭州以及西南地区的成都和重庆等都要成为“一线城市”。他认为,在限购政策执行的同时也应有疏导和供给,特别要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
201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如今,一年过去了,“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落实得如何?中国经济形势到底是怎样的现状?遇到了哪些问题?在17日举行的“《财经》年会2017:预测与战略”上,政商学界多位大咖对此展开热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需求引导供给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供给释放需求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