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王茂虎委员:讲好中国故事为民心相通注入蓬勃生机
2023-03-13 07:07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王茂虎委员 讲好中国故事为民心相通注入蓬勃生机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原副总编辑、中国外文局阿拉伯语首席翻译王茂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民心相通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支撑保障,针对民心相通建设领域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加强民心相通交流合作机制建设,释放民心相通新活力,并挖掘侨务资源优势,为民心相通注入正能量。

王茂虎曾任《今日中国》副总编辑。创立于1964年3月的《今日中国》阿文版是中国唯一对阿拉伯国家发行的综合性期刊。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2004年3月,王茂虎前往埃及首都开罗,为建立分社开始了半年多的奔走。当年10月,今日中国杂志社中东分社在开罗挂牌成立。

作为中国外宣期刊“本土化”的“试验田”,《今日中国》是距离海外受众最近的期刊之一。中国两会全球瞩目,2017年中国两会,王茂虎带领中东分社收集整理国际知名媒体报道案例,与埃及媒体公司合作策划制作街头采访《站在中东看中国》系列视频,登上近20家埃及合作媒体及黎巴嫩、阿联酋等国视频网站。当时,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与阿拉伯专家学者一同在《今日中国》上讲述中国的世界观,以及阿拉伯世界对中国两会、“一带一路”的期待。

“民心相通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支撑保障,也是增进与共建国家和地区人民理解互信的契机抓手。”王茂虎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等合作卓有成效。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冷战思维沉渣泛起的背景下,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架起民心相通桥梁,是弥合利益分歧,化解文明冲突,增进国家间互信与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与必然要求。

王茂虎指出,虽然共建“一带一路”成就巨大,但个别国家的政府与部分民众仍对中国发展有误解,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抵触,民心尚未真正相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名从事外宣工作几十年的“外宣老兵”,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整合资源,加强民心相通交流合作机制建设。文旅部、外交部、商务部、贸促会等单位应加强统筹协调,联合各地宣传部门等,调研我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各领域人文交流活动现状与存在问题。

其次,要多措并举,释放民心相通新活力。“我国文化机构、外宣媒体、驻外企业等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也是当地民众了解中国、认知中国的主渠道。”王茂虎认为,各类主体应结合行业特点与合作对象的国情社情,积极挖掘人文交流潜力,让各国民众深入浅出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挖掘侨务资源优势,也将为民心相通注入强大正能量。”王茂虎说,华人华侨是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天然桥梁与纽带,要健全与共建国家华人华侨群体的常态联络机制,就当地社会涉华议题保持密切沟通。要重视华人华侨新生代工作,增进他们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共同为民心相通注入蓬勃生机。

责任编辑:冯翀(QZ001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