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新春走基层|婺州窑传承人谈新年愿望:继续多带徒弟多“出海”

2024-01-29 14:52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新春走基层)婺州窑传承人谈新年愿望:继续多带徒弟多“出海”

中新网金华1月29日电  “我的徒弟都开始带徒弟了。新的一年,我希望可以继续多带徒弟多‘出海’,和婺州窑一起走向更大的国际舞台。”临近农历新年,国家级非遗(婺州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金华市新联会艺术创作分会会长陈新华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

婺州窑创烧于东汉,盛于唐宋。在唐代,婺州窑以主要窑场所在的州名得名,主要分布于浙江金华、衢州地区,陈新华将其特点概括为“兼具陶的浑厚、瓷的温润”。

“1973年,高中毕业一年的我被分配到陶瓷厂当学徒。到现在,整整51年了。”陈新华说,回忆“初认”婺州窑瓷器的经历,他曾因其粗糙、质朴而“有些嫌弃”。殊不知,自己竟与“这方土色”打了大半辈子交道。

和陈新华一样,对婺州窑有初印象“偏见”的人不在少数,匠人们更愿意做“秀气”的青花瓷。基于此,陈新华决定对婺州窑的传承采用“人海战术”。

“除了依靠社会力量开设更多的社区培训班、兴趣组外,我们还与多所高校对接,展开了类似于选修课、社团等普及、推广活动,希望能从更大基数的人群中,挖掘出有兴趣、肯钻研的可用之才。”陈新华说。

此举确实奏效。截至目前,由陈新华牵头的婺州窑人才梯队已延续至第五代。

“其中,还有一些学生去海外留学,把婺州窑制作成的器皿带过去。这件事也给了我灵感。”陈新华说,两千多年前,婺州窑不仅以大物件的形式供人观赏,也作为杯碗碟瓶供人使用。可供日常使用类的瓷器更贴近民众生活,市场化的行为也更易将瓷器承载的婺州窑文化进行更广范围的传播,甚至海外传播。

陈新华坦言,目前,婺州窑茶盏茶具的海内外销量都不错。赴海外参展、交流时,他也更希望将瓷器留在当地,向更多人“讲述”婺州窑的前世今生。

“世界最开始认识中国一定少不了一件瓷器。中国瓷器的种类非常多,走到海外后,有一些相近的瓷器种类容易混淆,也有一些传承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其制作技艺和产品样式。但是,婺州窑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它的制式几乎从未改变。”陈新华说,这不仅呈现出婺州窑传承的稳定性,也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与延续性。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