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新春走基层|湖南东安做强“竹经济”振兴乡村

2024-01-29 22:04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新春走基层)湖南东安做强“竹经济”振兴乡村

中新网永州1月29日电 29日,在湖南永州市东安县大庙口镇韭菜村竹木加工厂就业帮扶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操作机器,把一根根竹子变成竹筷。

韭菜村共有楠竹1.2万亩,投资60多万元建起楠竹加工厂,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盘活村里楠竹资源。“产品主要销往广西、广东等地,竹木加工厂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韭菜村楠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昌松说。

非遗竹编拓宽群众致富路。唐涛华 摄

东安县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有竹林面积31.04万亩,丰富的楠竹资源吸引了不少东安人返乡就业,一些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纷纷落户东安。如今,东安经济开发区竹木加工产业园已引进舜皇峰竹木、汤氏竹业、金晖竹业等10家企业,构建起从楠竹下山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

汤氏竹业负责人汤国军介绍说:“工厂目前日生产菜板一万个以上,年出口量2000余万元,生产的竹木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

近年来,东安还因地制宜探索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形成以竹木复合利用为特色、出口型楠竹产品为主打、科技创新为依托的楠竹产业发展格局,制定和出台发展竹产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推动竹产业开发建设。

走进大盛镇菱角村,竹子清香扑面而来,竹编手艺人正编制竹米筛、竹箩筐等生活用具,普通竹子成为村民致富的“指尖经济”。

今年71岁的竹编“守艺人”魏友良是当地有名的巧手,年轻时就跟着父亲学编竹制品。“竹米筛、竹箩筐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成品,按计件算工钱,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魏友良说。

东安县也定期组织竹编技艺传承人和工匠参加各类培训,让这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目前,东安县共有竹木加工企业40余家,2023年全县竹产业年产值2.1亿元,从业人员1万余人,通过电商平台大力发展竹编产品线上销售,竹制品网店开办10余家,竹木电商线上交易额达4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唐涛华 唐宇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