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新春走基层|竹山深处有“宝地”

2024-01-31 15:36 人民网

来源标题:新春走基层|竹山深处有“宝地”

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小微湿地。熊伟摄

山中人,最晓季节更替,一股子冷风吹散了村头闲坐的村民。

“下雾了,做饭咯。”重庆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4组村民郑一琼手里攥了把瓜子皮,全部扔进垃圾箱后,又检查了一道脚边有没有遗漏,才放心地回家。

“老婆子我78岁了,村里啥样我没见过?”谈及村里的变化,郑一琼连说了几声好。好在哪里?“路干净了,房干净了,人心暖了。”

跟着郑一琼回家,小山村新景在眼前流转:柴火堆整齐码放;家家户户白墙青瓦;数条硬化公路上,村民、游客熙熙攘攘……

“以前的村子不是这样的,垃圾乱扔、墙壁陈旧破损,不成样子。”郑一琼指着周围的房屋说:“下雨不敢出门,踩一身泥水。”

猎神村总人口1260人,现居住450户,村民们的老思维、旧习气,改起来费劲、费神。

“一开始连柴火堆码放整齐都搞不定,只能挨家挨户做工作。随着一户一户整改,旧山村焕‘新颜’。”猎神村党总支书记陈宗寿说:“‘面子’问题解决了,还有里子。每户补助2000元,把旱厕改为新式抽水马桶,清洁又卫生。”

猎神村悠然美丽的乡村风光。熊伟摄

面子和里子都干净,村民的干劲就上来了,修葺房子、硬化公路,昔日的破旧小山村被打整出独特的韵味。

设计师吴明龙就被这种独特的韵味吸引,在他眼里,小山村处处是宝。“猎神村拥有多达100余种的丰富竹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6.2%,所以我把民宿开在这里。”

民宿在小山村里“开花”,少不了传统文化的浸润。猎神村“山水林田”空间格局中传统院落穿插,保存有大量传统川东院落风貌,与竹山、田园、湿地等构成诗意农耕文化画卷。竹编、竹雕、竹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传承其中,成为生产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为猎神村独有的文化资源特色。

在猎神村矿咖民宿全景玻璃阳光室,山中风景一览无余。熊伟摄

环境改善带来乡村蝶变。“乡村有着大量散布的闲置房产,转换思路将其视为承载休闲康养功能的空间,通过设计赋能,对其室内功能进行优化、院落环境进行美化等,农房变精品康养民宿。”陈宗寿介绍,近年来,猎神村盘活1.42万平方米闲置农房和8000余亩田、土、林,打造了一批精品民宿,实现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游客在猎神村商业街内茶室品茶。熊伟摄

同时,猎神村实施模块化功能分区,充分利用底层商铺空间,以品牌化设计理念打造特色商业坊,创建“三巷六坊九大碗”商业街,将手工竹器、休闲观光和民宿住宿有机融合,活化资源、增加就业。

以旧“焕新”,巴渝和美乡村的面纱正在徐徐掀开。

责任编辑:高子惠(QZ0022)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