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按照规律行事,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实效和成绩。在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炼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指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这五对重要关系,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这五个“必须统筹”,是从经济工作实践中汲取与总结而来的,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对于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对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既是应对当前困难挑战、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论,为解答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金钥匙”。
2024年1月8日,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兴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全自动机器人高速运转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订单产品(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谭云俸摄)
——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经常用来比喻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尊重经济规律的体现,只有打破束缚市场活力的条条框框,才能更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各显神通、百业兴旺。但市场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是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的关键所在。努力将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得更好,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破除创新发展痛点难点,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破解体制机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困境,使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进行更为有效的配置,最大限度激发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把重点转移到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上来,弥补市场失灵,并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二者的基本平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条件。抛开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抛开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需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要释放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促进的巨大发展潜能,必须以供给与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既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增长动力,又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宏观调控,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端协同发力、共同配合,形成两者有机结合新的战略导向,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坚持系统观念,全面、联系、动态地把握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动态平衡,中国经济“稳”的基础将不断夯实,“进”的动能将持续激发。一方面,要抓住供给侧,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有进有退、有保有压,增强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平衡性。另一方面,要聚焦需求侧,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不断释放消费潜力、拉动投资增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2024年4月7日,茶农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茶园采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胡学军摄)
——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处理好“立”与“破”的辩证关系。“立”是发展的基础,“破”是变革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坚持先立后破,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彼此促进、以新带旧,既要下大力气培育造就一批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又要更新旧动能,对传统产业进行新技术改造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只有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既育新枝栽新苗,也让老树发新芽,才能让产业发展脱胎换骨、强筋壮骨,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关键是聚焦“创新”二字做好文章,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合力。坚持政策适当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倾斜,同时兼顾传统产业升级,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研发支持等手段,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量子、脑科学等未来产业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新兴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将传统产业纳入其产业链,以传统产业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存量和增量,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存量”就好像“鱼塘现有的鱼”,“增量”则好比“做大蓄水的水池”,前者注重对内搞活,后者注重对外扩容。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做优增量不仅要增加新的资源而且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来实现更高的效益,盘活存量就是要重视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提高使用效率,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就是通过这样“双管齐下”的策略,确保经济活动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是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在做优增量上下功夫,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支持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以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并从海外获取技术和资源;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让增量如活水般源源不竭,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盘活存量,将资源调度起来,打破固有界限、激发潜在能量,借助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产能的扩大、质效的提升,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质和量的有效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就会更足、动力也会更强劲。
——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缺一不可。没有质量的有效提升,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没有总量的做大,高质量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和技术支撑。因此,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以拓宽规模和范围、提升增速的“量变”为前提和基础,又要以提升发展质量、运行效率和治理能力的“质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辩证认识、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都有很高的要求,我国发展的任务还很重,要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只有统筹速度和质量,高质量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升质量,就是要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和领先技术,让经济更加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安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做大总量,就要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在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总量提升,不是简单的粗放型增长,而是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的增长,为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支撑。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秉持的科学方法论。“五个必须统筹”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是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必将指引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自觉用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用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既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正视困难、保持清醒,定能掌握发展主动、做到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