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文旅融合架起“致富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2025-02-02 10:02 人民日报

来源标题:文旅融合架起“致富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春节假期,记者深入河南、浙江、山西等地乡村,采访报道当地新经验新做法,感受干部群众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火热劲头。

——编  者

踏上青石板路,登上青狮山,从山上往下望去,一座座青砖灰瓦的明清民居依势排开、错落有致,院落门前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显得格外喜庆。春节期间,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人流如织,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黄土丘陵间寻找那座“海上的桥”。

“‘海上桥’这个名字很有画面感,一下就引起了我的兴趣。”带着好奇,游客王女士和朋友来到海上桥村游玩。据村中碑刻记载,古时村中有一眼翻花泉,终年不涸,人称“海眼”,人们搭桥过往,因而得名“海上桥”。

时光流转,现在的海上桥村凭借独特的明清民居和山地自然景观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架起了一座“致富桥”。

漫步海上桥村,景观美不胜收。走进传统民居,檐角上脊兽栩栩如生,墙壁上窗格古色古香。

5年前,海上桥村的传统民居还是一片破败。2020年起,巩义市加大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和发展力度,邀请专业古建修复团队设计施工,将文化脉络融入村落肌理,确保“修旧如旧”。

大峪沟镇党委副书记王晓辉介绍,目前海上桥村拥有42处明清古院落,其中22处河南省级文物保护院落,大多为一进式和二进式四合院,是豫西民居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

传统民居修葺一新,乡村业态更要突出特色。除了茶室、餐厅等业态,海上桥村还积极发展写生艺术、古建研学、非遗传承等特色项目,开设拓印馆、陶瓷馆等非遗工作室,丰富传统村落文化内涵。“我们开发了相关研学项目,已累计接待近万人次,收入约100万元。”王晓辉介绍。

几年前,10余名来自河南各地的画家发现了明清民居保留相对完整的海上桥村,开始定期到这里写生,一传十、十传百,海上桥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我们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29所院校合作,设立写生艺术基地,每年吸引上万名师生前来,还规划建设了28个画室和3000平方米的美术展馆。”王晓辉说。

据介绍,2024年,海上桥村累计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80万元,致富路正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马剑(QZ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