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张敏:因地制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03-11 14:12 新华网

来源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张敏:因地制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 助力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为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增强代表委员与网民之间的联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新华网推出“我请代表委员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邀请广大网民建言献策。我们将把您的声音传递给代表委员,并公开选登部分网民留言和代表委员回复,同时汇总整理建言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网民“新华Ur10e”留言:

随着DeepSeek问世,人工智能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国产人工智能发展跑出“加速度”。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深度应用的新形势,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广泛的适用性。

目前“人工智能+”与行业、场景的融合有哪些亮点?又呈现哪些趋势?对于不同地区和行业如何因地制宜打造标杆应用工程、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希望代表委员给一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敏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敏回复:

近年来,我国在AI芯片、大数据处理、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了多项重要突破,推动了人工智能的算力提升和算法优化。国产芯片和算力也得到规模化验证。

目前,人工智能已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如医疗影像识别、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制造、金融风险控制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行业界限,各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并提升效率。比如美的灯塔工厂作为行业标杆,已引入中国电信湖北公司的“5G+AI”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全面互联互通与智能化管控。据统计,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超过30%,次品率降低 20%。

总的来看,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仍然将高速迭代提升,国产化算力技术也快速跟进提升,整体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人工智能在交通管理、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应用正在形成新的模式。企业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智能化转型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需求,“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各行业、各企业关注的重点方向。

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不同地区和行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建议:

因地制宜,分阶段实施政策支持。一是技术领先地区优先标准化推广。二是重点发展地区逐步探索差异化路径,对于经济基础薄弱或技术基础薄弱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资源和发展阶段,逐步探索差异化的AI应用路径。

行业特点导向,打造典型标杆应用工程。在制造业中,可以通过“AI+制造业4.0”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在医疗行业中,可以通过“AI+医疗”推动智能化诊疗服务。

强调协同效应,形成产业链生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同时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企业负责需求调研和技术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技术研发和理论支持。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