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2024年职工医保基金支出近2万亿元

2025-07-17 00:58 新京报

来源标题:去年职工医保基金支出近2万亿元

7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披露了不少涉及医保参保人数、基金运行的关键数字。其中提出,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38628.52亿元;2024年职工医保基金的支出已逼近2万亿元。

此外,公报也披露了国家药品集采、医保目录调整等改革举措取得的最新成绩。自2018年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连续7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累计835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范围。2024年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报销2.8亿人次。

灵活就业等其他人员参保人数增加555.91万人

公报披露了截至2024年底我国医保基金运行的基本情况。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2662.0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37亿元,基金总支出29764.03亿元。统筹基金当期结存4639.17亿元,累计结存38628.52亿元。

职工医保方面,截至去年年底,职工医保参保37948.34万人,比上年增加853.70万人,增长2.3% 。2024年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23732.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19102.54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公报还披露了职工医保参保各种类型人员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年底,灵活就业等其他人员的参保人数为6615.91万人,比截至2023年底的时候增加555.91万人。

职工医保保障参保人员的待遇享受方面,2024年待遇享受人次为53.0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9%。其中普通门急诊26.33亿人次,门诊慢特病3.22亿人次,住院0.82亿人次,享受药店购药22.71亿人次。2024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药总费用20587.46亿元,比上年增长3.6%。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有多少人参保?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4713.73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入连续五年增长,2024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1180.91亿元。

2024年居民医保次均住院费用7408.08元,其中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含未定级)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1956 元 、5852 元 、2730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均住院床日8.5天,其中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含未定级)的次均住院床日分别为7.7天、9.5天、8.2天。

在生育保险方面,公告披露,2024年全国参加生育保险25299.52万人,比上年增加396.38万人,比上年增长1.6% 。 2024年享受各项生育保险待遇3690.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2% ;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40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截至2024年底,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过去5年异地就医人次和费用连年增长

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社保“第六险”,是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难题的重要举措。

公报显示,2024年,49个试点城市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人数共18786.34万人。此外,长护险待遇享受人数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83.5万人提高到2024年的146.25万人。

从定点服务机构看,2024年,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达到8837家,护理服务人员达到29.28万人。

异地就医方面,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普通门急诊、门诊慢特病及住院异地就医就诊人次为3.97亿人次,其中职工医保异地就医2.62亿人次,居民医保异地就医1.34亿人次。

全国普通门急诊、门诊慢特病及住院异地就医费用7867.74亿元,其中职工医保异地就医费用3184.14亿元,居民医保异地就医费用4683.61亿元。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间,全国异地就医人次和就医费用呈增长态势,如异地就医人次从2020年的8238万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39657万人次。

解读1

国家已开展十批药品集采覆盖435种药品

通过药品集采,大量中选药品进入临床应用,降低了患者的负担。公报披露,2024年,开展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涉及62种药品;开展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涉及外周血管支架、人工耳蜗2个品种。

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435种药品,已累计开展5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心内科、骨科、眼科等领域7大类高值医用耗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药品集采”提出要求——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7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备受关注的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报量工作正式启动。

新一批药品集采,初步确定将对55种药品进行采购,涉及治疗领域主要包括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哮喘、糖尿病用药、心血管用药、神经系统药物等。

“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7年来,国家层面已开展十批药品集采,覆盖435种药品,第十一批集采将继续聚焦上市多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更加关注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用药需求。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第十一批集采提出了更严格的质量要求:企业必须具有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生产经验,且“投标药品的生产线”2年内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同时,针对行业内关于过度“内卷”的担忧,此次集采对企业的过低报价也做出了限制:一方面,优化价差控制规则,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作为参照;另一方面,对于每个品种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将要求其对报价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发布“低价声明”,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将继续坚持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全覆盖”,并对价格降幅大、生产管理风险高的药品加大检查和抽检力度,重点关注中选药品原辅料、生产工艺等变更情况。

解读2

连续7年调整医保目录累计新增835种药品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涉及参保人员能在待遇范围内享受什么用药的问题。公报披露,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7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累计835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范围。2024年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报销2.8亿人次。

最新数字显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2024年新纳入药品91种。

也就在本月,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

今年首次新增的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的药品。

“随着医药技术创新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确有一小部分临床效果显著、创新程度高的药品因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能力,暂时无法纳入保障范围。”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

此次调整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按照有关方案,国家医保局将做好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衔接,为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提供稳定的出口,更好地稳定企业预期,进一步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商保创新药目录由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充分发挥医保目录调整专家优势、减轻医药企业多头申报的事务性负担,与医保目录同时申报、同步调整,程序基本一致。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吴为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