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与会嘉宾在位于河南许昌的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参访。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7月23日到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举行。其间,多国参会嘉宾来到位于河南许昌的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了解“黑灯工厂”的智能化、数字化,感受小小智能电表背后,我国电网建设和科技进步的脉动。
“印象深刻!之前我在媒体上看到过很多关于‘黑灯工厂’的报道,但现场参观还是第一次。”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联合秘书长钦貌佐表示,这里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很高,也由此看到了合作的空间。
钦貌佐所言的“黑灯工厂”是许继电气所属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单相智能生产车间。在这个车间内,各类物料由自动无人AGV小车精准运送,十几台智能机械臂有条不紊地组装着传输带上的产品,平均每一秒就会下线一只单相智能电表。
“通过工件自动识别、加工状态全流程自动感知和数据自动采集,智能生产线上的订单、物料、设备等信息互通共享,工作人员在屏幕前就可以实时掌控制造过程。”许继仪表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利兵介绍,数字化改造完成后,公司人均生产效率提升7倍,产品交付周期大幅缩短。
7月23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与会嘉宾在位于河南许昌的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参访。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小小电表是中国电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缩影。如今,智能电表已成为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和智能用电最基础的单元,并且逐渐走出国门,服务世界更多地方的客户。
“我们已在亚欧、南美、非洲设立3个区域中心,在5个国家开展合作,业务覆盖20余个国家,并可为客户提供完整AMI系统解决方案,成功服务多个国家的电网升级。”刘利兵说。
以创新为驱动,许继电气从“继电器”单一产品起家,加速布局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力电子等多个赛道。许继电气国际营销中心总经理王鑫介绍,许继电气已在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领域创造了20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为中国四分之一的变电站提供了继电保护等一二次核心设备。
得益于电力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网,拥有全球最高输电电压等级、最长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大新能源并网规模。
让更多国家、更多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国有承诺、有行动。作为中国能源电力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许继电气先后参建了巴基斯坦默拉±66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塔吉克斯坦帕米尔能源公司风光储项目、沙特移动变电站等国际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是商业合作的成功典范,更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切实行动。我们期待各方携手,为应对世界能源挑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钦貌佐说。(记者 李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