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异地直接结算、科技赋能让失能人员有“医”靠 社保“第六险”落地按下加速键

2025-07-28 23:47 央视网

来源标题:异地直接结算、科技赋能让失能人员有“医”靠 社保“第六险”落地按下加速键

为失能老人提供护理保障的长期护理险被誉为社保“第六险”,日前,浙江省下发文件,实行长期护理保险省内异地服务直接结算,满足群众多样化长护服务需求。

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95岁老人丁荷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由几个子女轮流照顾,两年前老人参保长护险,被评定为二级重度失能人员,护理员几乎每天上门,大大减轻了家人照护压力。

丁荷英老人大儿子周昌明称:“我妈妈一年自费付30元,每个月享受25天,换句话说就是25个小时,服务非常周到,帮我妈妈洗头、擦身,手脚按摩一下。”

浙江省长护险参保人数5100多万,全省参保率超过90%。此前,长护险主要由市级医保部门统筹,时常会出现失能老人因参保地和居住地不一致,难以使用保险的情况。日前,浙江省医保局、财政厅等部门下发通知,正式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省内异地服务直接结算。 

浙江省医保局副局长曹岑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确实会存在这种问题,因为有些子女倾向于到大城市工作,不少老人和子女在一起生活,还有一些情况就是由于单位的参保地和常住地不一致,启动了异地直接结算的长护险照护,这个问题就能够解决了。”

科技赋能长护险 失能人员安心有“医”靠

作为社会基本保障的托底制度之一,“长护险”护理的服务质量如何确保,是政策制定和经办运营必须解决的问题。浙江多地探索以数字化为手段,实现参保人员在哪里,系统服务和监管就跟进到哪里。 

在宁波“甬有长护”等数字平台,参保人员可以实现长护险申报、评估、服务、评价“一掌通办”。服务过程中的信标定位、实时打卡、人脸识别、视频连线等手段,可以让长护服务实现全流程可监管。

宁波长护险第三方经办机构长护项目负责人聂文亮称:“宁波的常态化监管主要是靠一个是技术方面的运用,另一块是人工核查。我们两人一组,上门到参保人家里,然后看这个参保人对服务是不是满意,参保人的失能状态是不是还符合重度失能的要求。”

下一步,浙江将在护理人才、“AI+长护”培养方面继续发力,不断推动长护险提质扩面,争取早日建成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