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家居企业陆续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整体表现不容乐观。多数企业面临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的困境,行业洗牌正在加速。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已有26家上市家居企业发布半年报。其中实现盈利的有11家,另外15家企业出现亏损。
业绩分化的背后,反映出行业正面临多重压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严重拖累了大宗家居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与原材料价格波动,也为企业经营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仍能保持盈利的企业,大多通过产品创新、渠道优化、降本增效或拓展海外市场等方式找到了突围路径。
但值得深思的是,眼下的增长究竟是短期回暖,还是长期转型初见成效?这场来自市场与经营的多维考验,正在检测每一家企业的真正成色。
传统模式陷入困境
根据中国家具协会近期发布的《2025年1-6月中国家具行业经济运行简报》,上半年我国家具行业整体承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数据显示,期内规模以上企业7425家,实现营业收入3023.9亿元,同比下降4.9%,且降幅已连续六个月扩大。利润总额为106.4亿元,同比下降23.1%,下滑幅度明显高于营收。
在一片寒意中,行业分化日趋明显,“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愈发突出:部分龙头企业凭借核心优势维持增长,而更多企业则陷入盈利困境。
究其根源,在于大部分企业仍未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
一方面,对地产相关业务过度依赖,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的背景下,演变为实际经营压力,导致企业资金周转放缓,新业务开拓艰难。
另一方面,行业产品同质化问题依然突出。大量企业仍集中于“性价比”赛道,缺乏差异化和创新能力,难以应对成本上升与竞争加剧的双重挤压。
渠道变革同样对企业适应能力带来考验。传统线下卖场客流日益稀疏,线上平台的搭建与运营成为必修功课,不仅要求企业系统提升数字营销、内容创作和线上服务能力,还需重构供应链以适应新零售模式,整个过程非一朝一夕可达成。
背后更深层的问题,则在于行业长期存在的战略短视。不少企业固守“重营销、轻研发”的速成打法,热衷于价格战而非长期价值投资,这也使得品牌形象难以摆脱“传统制造工厂”标签,较难建立起穿越经济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多元化转型的得与失
面对行业变局,家居企业纷纷踏上转型之路。
一些头部定制企业大力推广“整家”定制或“整装”模式,希望通过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升客单价和用户黏性。这类模式能够覆盖用户从设计到选购的全流程需求,简化消费决策,改善整体体验。
同时,通过跨品类联动扩大销售额,对企业整合内部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也有积极推动作用,倒逼企业在交付、安装、售后等多个环节持续精进。
另一些企业则选择布局海外,借助跨境平台尝试品牌出海或白牌代工,将国内成熟的供应链优势与国际市场需求相结合。
这一过程中,企业也在不断锤炼其跨境运营、合规适应与市场洞察能力。复杂的国际物流与多样化的地区政策,反而成为检验其全球化能力的“试金石”。
还有部分品牌专注于高端细分市场,凭借原创设计与独特美学,规避大众市场的激烈价格竞争。
这类企业瞄准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群体,以设计赋予产品文化内涵,以美学传递情感价值,不仅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助于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赢得差异化认同。
以上探索无疑开辟出了新的生存空间,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若以长远眼光审视,多数尚未真正跳出传统经营框架,更多体现为战术层面的调整,而非战略性重构,其能否支撑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仍需进一步观察。
盈利企业是如何“炼”成的
喜临门交出的年中业绩报,为行业变革提供了一个具体样本。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喜临门营业收入40.21亿元,同比增加1.59%,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加14.04%,展现出稳健的发展韧性与较强的盈利弹性。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被喜临门定位为“AI元年”,其利润结构的改善并非来自传统品类的规模扩张,而是得益于AI睡眠产品等高附加值智能品类的显著增长。这也表明,其长期投入的智能化转型战略正逐步进入收获期。
根据半年报,技术层面,喜临门研发中心联合院士工作站升级“净眠除醛技术”,将催化除醛技术创新性应用于床垫领域,革新室内甲醛治理模式。推出新款净眠M系列产品和0胶床垫,契合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的需求。
产品层面,旗下智慧睡眠生态品牌“aise宝褓”系列产品,覆盖全国高线城市200余家终端门店,并入驻天猫、京东、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报告期内,新增上市aise宝褓云享系列、喜临门AI净眠E系列产品线,进一步丰富AI产品矩阵。
在喜临门内部管理中,AI模块已嵌入人力资源、质量检测等系统,显著提升流程效率;客户服务端,AI智能客服系统实现常规咨询24小时响应,有效提升服务转化率,达成降本增效目标;门店智能选床系统累计服务超13万人次,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消费决策体验,增强终端服务的竞争力。
渠道建设上,喜临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构建以“线下专卖店+线上主流平台”为双核心、跨境电商与新零售协同发展的“1+N”全渠道体系。同时,喜临门与2800余家中高端酒店保持稳定合作,提供睡眠场景解决方案。
国际市场与品牌矩阵建设方面,喜临门持续服务宜家、EMMA、NITORI等全球知名品牌,并在泰国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国际业务支撑能力。通过收购米兰映像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81%,强化沙发品类布局。与意大利高端沙发品牌“夏图”和“M&D”建立合作,形成金字塔式品牌矩阵,覆盖不同消费层次。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喜临门正系统性地将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转化为产品竞争力与运营效能。尽管转型过程中伴随财务费用增长等阶段性阵痛,但其成果已体现在盈利结构的优化与品牌价值的提升中,为同行提供了从规模制造迈向价值智造的实践参考。
喜临门的“隐藏菜单”
在结构化调整之外,喜临门能够稳健穿越行业周期,还得益于其深植已久的“隐藏菜单”——一套以数据、生态和品牌为核心的系统竞争力。这不仅构成了企业发展护城河,也带来了一条差异化转型思路。
1数据资产:从睡眠报告到AI陪伴
喜临门持有国际、国内各类有效专利1928项,位列全球床垫行业专利前十,也是中国床垫领域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之一。成立行业首个公益睡眠研究院,并与院士团队共建工作站,持续深耕睡眠研究。
作为国内最早发布睡眠指数的企业,喜临门连续十三年推出《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显著提升了公众睡眠健康认知。
今年3月,喜临门与清华大学成立“智慧睡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聚焦“精准感知”与“情感交互”,推动技术从“AI助眠”迈向“AI陪伴”。
这些长期积累的睡眠数据资产,不仅为产品迭代提供了坚实依据,更在个性化健康管理、睡眠障碍干预及医疗健康融合等领域,具备深厚的开发潜力。
2生态协同:从产品到场景的跨越
喜临门的生态布局历经了从产品到场景的持续升级。
2014 年发布全球首款智能床垫健康睡眠系统;2020年推出搭载SmartWave护脊深睡系统的Smart1智能床垫,推动行业进入“智能深睡”新阶段;2023年与诺贝尔奖得主团队合作发布AI睡眠产品,实现技术跨越式升级;2024年全新科技睡眠品牌“aise宝褓”亮相,标志着喜临门向智慧睡眠服务生态的全面转型。
今年7月,喜临门与强脑科技达成独家战略合作,推出全球首款融合脑机接口技术的AI床垫“宝褓・BrainCo”,首次实现从脑电层面无感干预睡眠,不仅为消费者带来突破性体验,也为脑机接口技术在家居场景的落地提供了可行路径。
这种生态协同并非个案,喜临门与尚品宅配持续十一年的战略协作,在研发、渠道与数据层面实现深度协,夯实了跨场景用户运营基础。
基于上述布局,未来喜临门的商业模式将不再局限于产品的一次性销售,而是逐步延伸至睡眠健康订阅服务、个性化数据应用、智能睡眠场景解决方案等可持续收入模式,构建起以用户睡眠健康为核心的闭环生态。
3品牌价值:从传统制造到睡眠科技跃迁
通过将品牌定位从“家居制造”明确转向“睡眠科技”,喜临门不仅摆脱了传统家具制造商的固有标签,更成功跃迁至更具前景的大健康赛道。
这一新定位将带来多重价值:一方面提升品牌形象,产品不再局限于材料与工艺的竞争,而是进入技术效能和健康结果层面;
另一方面,科技属性的强化降低了企业对地产周期的依赖,使其更直接地服务C端用户,建立起更稳健的客户结构和业务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来喜临门研发投入累计超过12亿元,在国内布局八大生产基地,并建成行业首家5G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实现工艺数据化、生产自动化和物流智能化。该制造体系不仅提升了品控水平和响应速度,也增强了企业应对成本波动与订单不确定性的柔性能力,成为其实现科技转型的底层支撑。
行业转型的启示与思考
喜临门转型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家居行业提供了可靠参照。其发展路径表明,企业若想真正实现突破,不能只满足于在传统模式下做得“更好”或“更高效”,更要有勇气跳出原有框架,从根本上重构价值创造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这条路径并不容易复制。它要求企业拥有扎实的技术积累、跨界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坚持长期主义的战略耐心。即便对喜临门自身而言,转型也远非一片坦途。
尤其当前阶段,如何将已有的“先发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持续胜势”值得企业深思。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市场教育,即如何将“科技睡眠”的概念,从小众高端市场推向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打破规模天花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惠化发展。
与此同时,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高、周期长,其商业化进程与迭代速度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对企业资金实力与战略定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是喜临门面临的独有问题,更是整个家居行业在科技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未来家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局限于产能和渠道,而是越来越依赖于用户洞察、技术融合与生态构建的能力。能否从“制造家具”转向“提供服务”,从“售卖单品”转型为“运营场景”,将成为企业能否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分水岭。
在这一过程中,也呼吁政府、行业机构及资本市场重新审视家居行业的价值维度,关注那些真正以创新和用户价值为驱动的企业,为其研发投入与长期转型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
喜临门的探索仍在进行中,但它所指向的方向已经清晰:只有坚定技术投入、重塑用户价值、开放合作共建生态,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与产业波动中,走出一条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增长新路。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