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2025-08-28 19:30 经济日报

来源标题: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以前守着满村的地和房,日子却紧巴巴。现在有了花海乐园,村里每年进账翻几番。咱也在家门口上岗了,一年多挣好几万呢!”青岛市即墨区龙泉街道西河北村村民蓝泽玉说。

几年前,西河北村仅有68亩果园地,每亩年租金才120元。园内5处看护房、3处养殖场更是荒草丛生,40亩沟塘水也成了“死水”,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万元。“我们村紧邻着莲阴河,也有河塘林地资源,问题是资源没有被盘活。”村党支部书记兰恭平回忆道。看着闲置的土地和资产,村干部着急,村民们也满心期盼。

转机始于即墨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攻坚提质行动。西河北村成立了清查小组,党员带头翻账本、查地块、访农户,摸清了家底。“每一笔账都记在本子上,更记在村民心里。”清查小组的老党员兰孝松说,一本清晰的“资源资产账”,成了破局的关键。

清收过程并非一路顺畅。果园面临收回,11户果园承包户的反对成了难题。西河北村召开了3次党员和村民代表会,党员带头入户讲解政策、核算收益。

“一开始确实想不通。”村民兰恭涛说,后来村干部带着大家算“短期收益”和“长远红利”的账,他才明白“不是要拿走咱的地,而是要让地生出更多的金”。最终,84亩土地、8处资产顺利收回。

怎样让资源“活”起来?西河北村联合邻近村党委,提出了“资源链入股+产业链打造+市场链运营”。闲置的看护房被改造成特色小屋,低效土地成为了四季花海,40亩沟塘变成了游船乐园。这些资源全部入股专业合作社,再由文旅公司运营。

如今的西河北村,花海乐园里游人如织,民宿、农家宴生意红火。20余户村民搞起配套产业,10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

从“沉睡”到“苏醒”,从“闲置”到“兴旺”,西河北村的变化是即墨区“三资”管理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管好集体“钱袋子”,激活乡村“聚宝盆”,越来越多的村庄正沿着这条路径,绘出共富新图景。

责任编辑:黄铎作者:刘成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