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中国移动咪咕推出一系列融合红色文化与前沿科技的纪念活动

2025-09-02 20:27 日照新闻网

来源标题:中国移动咪咕推出一系列融合红色文化与前沿科技的纪念活动

山河为证,历史如炬;岁月不居,精神永存。

作为国资央企最大的文化科技公司,中国移动咪咕将以“山河见证 我们的抗战记忆”为主题,推出一系列融合红色文化与前沿科技的纪念活动,通过“可听、可视、可感、可传”的系列内容致敬烽火岁月,重塑新时代的抗战记忆。

全民同频:同赴盛典,"云端共时"重塑观礼体验

配图1

9月3日,咪咕视频将全程直播“九三阅兵”盛况,用户提前登录咪咕视频APP即可预约观看,共同见证国家荣光。这一预约方式不仅提前点燃了全民期待,更如同一张“数字请柬”,让用户在指尖轻触之间完成一场与国家盛事的情感相约。

云端见证:从视听沉浸到情感共鸣,亿万人共传红色记忆

活动期间,中国移动视频彩铃作为一种独特的内容承载表达方式,联合央视频重磅推出“军歌嘹亮”军事主题视频彩铃订阅号,为军迷及广大爱国民众打造沉浸式视听体验。用户一键订阅“军歌嘹亮”订阅号,即可将动态通话界面变为迷你“阅兵观礼台”,亲身感受天安门前铁甲洪流磅礴前行、战机编队掠空而过的震撼场景,让国防风采与时代荣光在每一次通话中生动展现。

配图2

目前,“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专区已在咪咕音乐APP、咪咕彩媒小程序正式上线,提供阅兵精彩瞬间、各类装备高燃视频等权威内容,用户可将震撼画面一键设为视频彩铃,让通话等待成为致敬祖国的窗口。看到视频彩铃的其他用户还可按键“1#”复制为自己的视频彩铃。

这不仅是一次情感的共振,更是一场内容表达与技术赋能深度融合的实践。咪咕发挥自身兼具运营商特色和互联网特点的优势,落实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指示精神,利用通信网差异化优势,增强用户对国家大事的参与感与获得感。这种“视听+互动”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但重新定义了通信场景的价值与意义,更打造了“主流声音全民传播”标杆案例。

内容聚能:沉浸式红色矩阵,讲述烽火中的坚守与希望

a89babdfc1558ad5156d2390fcbf39c9

革命历史题材微短剧《马背摇篮》近日杀青,将于9月下旬上线咪咕视频。这部由咪咕联合出品的微短剧改编自被称为“娃娃长征”的真实历史事件,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并入选2025“北京大视听”网络视听精品项目,自筹备以来便备受业界与观众瞩目。

随着视听行业格局变革重塑,短剧、长剧和短视频三种形式正形成新的视频内容格局。中国移动咪咕全面布局,在以体育为主打、以影视剧和纪录片为特色的内容战略下,围绕红色主题,推出微短剧、剧集、纪录片等形式内容,积极响应广电总局牵头的主题创作号召,以精品文化作品传承红色精神、践行社会责任。8月16日,抗战题材电视剧《我们的河山》于咪咕视频全网首播,后续,更多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展播剧目将接档上线。这些作品不仅再现历史,更照亮现实,引导观众尤其是青年一代铭记历史、矢志报国。

配图4

(咪咕推出系列专区,让红色文化焕发新活力)

在咪咕视频 “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专题专区内,包括《地道战》《红岩》《飞跃抗日根据地》在内的超200部精品内容正在展播,系统梳理抗战脉络,打造沉浸式视听体验。此外,咪咕阅读及咪咕云书店专区内集结关河五十州、兵学泰斗蒋百里等名家创作的18部红色经典书籍电子书和纸书,搭配即将陆续上线的自制短剧《楼外枪声》《我家后厨通古今》《无声的誓言》创新叙事视角,通过多元载体形成立体叙事,实现情感共振。

智创未来:突破时空壁垒,打造可参与的红色记忆新场景

配图5

依托中国移动自研的AI技术,咪咕围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以数智化手段点燃全民爱国热情,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个性化的红色文化体验。登录咪咕彩媒小程序,用户可通过“AI一语成图”生成未来航母构想等强军主题画面,亲身感受科技赋能红色文化的魅力,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主角,让硝烟中的英魂与今日繁华隔空对话,见证岁月流转,托举起城市新篇章。

《飞夺泸定桥》主题XR大空间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佩戴VR设备即可走入1:1还原的战役旧址原貌,体验“沙盘推演”“夜行军”“飞夺泸定桥”“战役丰碑”等场景,在虚拟场景内重走长征路,推动红色教育从“静态观览”向“亲历参与”转型,在沉浸式场景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AI名片则为用户提供更多红色元素,打造“可参与、可感知、可传播”的爱国教育新场景。

以科技传承历史,以内容致敬精神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内容+科技+融合创新”路径的深度实践。作为人民美好数字文化需求供给者、新质生产力先行者,咪咕依托科技手段打破传播壁垒,通过多元形式让红色记忆突破时空限制,触达更广泛受众,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大声量”。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王大治(QJ002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