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广西优化法律服务护航外贸

2025-09-15 19:37 经济日报

来源标题:广西优化法律服务护航外贸

“面对涉外民商事纠纷,调解有时比审判更有温度和效果。”近日,孟加拉国商人何森的代理律师杨骞向记者介绍其所代理的一起涉外商事纠纷时表示。

原来,何森向中国商人陈惟煜购买了一批手机屏幕,在交易过程中产生了纠纷。何森要求退货并向陈惟煜索要退款未果,遂诉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南宁国际商事法庭精准把握双方当事人诉求开展调解,经过艰难协商,双方最终摒弃前嫌,就货款归还、货物返还、违约责任等事项达成调解协议,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

这起国际贸易纠纷圆满高效化解的背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化涉外法律服务促进市场经营便利的结果。近年来,广西党委政法委立足区位优势和政法职能,以优化涉外法律服务为抓手,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和多元协作机制,为当地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跨国贸易最怕法律政策‘水土不服’,以前遇到纠纷,我们得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法治园区的建设实现‘一站式’法治服务站直接对接,几天就把问题理顺了。”谈及法治园区带来的便利,崇左凭祥市爱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淇深有感触。

立足边境产业园区众多的实际,广西整合公检法司等法治资源,推进法治园区建设,构建涵盖公共法律服务、柔性执法示范、多元争议化解等十大惠企平台,实现涉外法律服务与园区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据了解,近年来广西党委政法委先后制定并印发系列政策文件,明确24家单位和14个设区市党委推进涉外法律服务的工作任务。同时,在东兴、凭祥等口岸设立“国门警务站”等一体化指挥平台,整合司法、行政、调解等资源,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在位于凭祥的中越法律服务(浦寨)工作站,浦寨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梅初参与调解涉外纠纷20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7.3%,涉及金额4000多万元。据介绍,崇左市通过构建中越联合调解涉外民间纠纷工作机制,组建专业化中越双语涉外调解队伍,建立涉外人民调解组织85个,拥有外籍调解员36名,一张覆盖全市的涉外纠纷调解网络已然织就。

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法治交流合作水平,广西司法厅与越南谅山省司法厅签订了司法行政合作协定。百色、崇左、防城港等边境市与越方建立了警务、跨境劳务等执法合作交流机制,特别是双方公安部门完善中越跨国警务合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会谈会晤、警务合作,为促进边境贸易快速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此外,为帮助外贸企业降低跨境交易法律风险,南宁国际仲裁院还与东盟国家法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推动跨境仲裁裁决互认。同时,发布中国—东盟边贸合同范本,将RCEP原产地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等条款纳入其中。

“法院+调解”联动机制,聚焦涉外民商事案件裁判规则衔接、域外法律查明等难题,在诉前化解涉外纠纷,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纠纷早化解”。重点为涉东盟经贸纠纷提供专业调解服务的广西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从2022年12月成立至今受理案件超1200件。良好的涉外法律服务,为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市场经营便利。

责任编辑:黄铎作者:童政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