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探访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
2025-09-16 08:21 新华网

来源标题:探访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

9月15日,在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馆,工作人员介绍龙骨水车。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达7.7万亩。该工程在平原圩区通过筑塘成湖、双重蓄水和双向水闸调控,有效缓解了低洼地区易涝易旱问题。

近年来,句容市统筹做好赤山湖保护与利用,相继完成赤山红砂宕口关闭、化工污染企业关停搬迁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观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础性工作,修复万亩湿地并完善水利设施。

日前,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42项。

9月15日,在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馆,工作人员介绍龙骨水车。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9月15日,在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介绍磐石水则。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9月15日,在赤山闸泵房,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查和维护。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9月15日拍摄的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灌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9月15日拍摄的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灌区(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9月15日拍摄的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灌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9月15日拍摄的句容赤山湖及周边农田(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9月15日拍摄的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灌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9月15日拍摄的建于民国时期的赤山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9月15日拍摄的赤山闸及周边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