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超强台风“桦加沙”24日登陆我国

2025-09-23 01:02 新京报

来源标题:超强台风“桦加沙”明日登陆我国

超强台风“桦加沙”强度极强,很有可能会成为今年以来影响我国最严重的一个台风。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海平介绍,预计9月24日凌晨到下午“桦加沙”将在广东惠州到海南文昌一带登陆,最可能在广东省阳江市附近沿海登陆,最强影响时段为9月23日至25日。

秋季出现“桦加沙”这种超强台风是否罕见?风雨影响有多强?是否会影响北方以及“十一”假期?9月22日,中央气象台召开“桦加沙”媒体通气会,就“桦加沙”的风雨影响、成因等方面进行介绍。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未来96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9月22日17时-26日17时)。 图/中央气象台官网

关注1

“桦加沙”可能在哪里登陆?

昨日(22日)15时,台风“桦加沙”最大风力在17级以上(62米/秒),距离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1040公里,预计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

中央气象台预计,“桦加沙”9月22日穿过巴士海峡后,将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而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向广东中西部至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稍有减弱。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海平介绍,预计9月24日凌晨到下午“桦加沙”在广东惠州到海南文昌一带登陆,最可能在广东省阳江市附近沿海登陆。

受其影响,预计9月23日至26日,台湾海峡、南海北部海域、华南沿海将出现强风雨天气。广东大部、广西中南部、福建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云南东部、海南岛、台湾岛等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南海北部、琼州海峡、北部湾等海域及华南沿海将先后有10至11级大风,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有14至17级大风,阵风17级以上。中央气象台9月22日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另外,在最有可能登陆的广东中西部沿海一带,强风强雨叠加上天文大潮的影响,在珠江口附近一带一定要重点关注,有可能会出现海水倒灌的情况。之后随着台风继续西北行,在广西和云南交界一带,9月25日也会出现暴雨,预计“桦加沙”的影响将会在9月26日基本结束。

关注2

秋季出现超强台风罕见吗?

“秋季出现像‘桦加沙’这样强度的台风,实际上历年并不罕见,例如2023年有超强台风‘小犬’,2022年有超强台风‘奥鹿’等等。”王海平介绍。

秋季容易出现强度大的台风。王海平告诉记者,整个夏季,海洋受到阳光持续加热,秋季海温达到最高,海温高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此外,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南气流,有大量的水汽输送,也为生成台风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8月底至9月初,冷空气开始活跃,增加了气压梯度,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加大,也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所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在秋季出现概率更高,台风与冷空气相遇后也容易产生猛烈的降水。

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路径偏南,平均强度更强,登陆时往往造成严重损失。例如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17级,62米/秒)。它以超强台风级别接连登陆我国海南文昌、广东徐闻和越南广宁,这在整个台风界都是罕见的。

关注3

“桦加沙”是否会影响北方天气?

王海平告诉记者,根据目前预报情况,“桦加沙”台风本体将会给华南沿海带来极端强降水,关于是否会给北方带来远距离降水,目前预报结果并不明确。此外王海平表示,“桦加沙”的影响将在9月底趋于结束,但紧随其后还会有台风西行进入南海,后期有可能还会对华南造成影响,因此,“十一”期间出行仍需关注台风可能带来的风雨影响。

■追访

此次台风风暴潮过程致灾性高 极端性强

此次台风过程会形成风暴潮叠加天文高潮吗?是否会导致海水倒灌?近岸海域海浪将有多大?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风暴潮首席预报员傅赐福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浪预报员邢闯。

珠江口及附近岸段发生海水倒灌可能性极高

傅赐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台风“桦加沙”强度强、环流广阔,受其影响,福建南部、广东东部、中部和西部将先后遭受较强的风暴潮袭击。风暴潮的强度和台风的移动路径、强度、环流大小、风场结构及沿海地形高度相关。一般而言,台风强度越强、环流越大、喇叭形河口或海湾越有利于风暴潮的堆积,也意味着发生的风暴潮会越强。

当前我国华南沿海正处于农历八月初一至初四的天文大潮期,福建南部和广东沿海在23日和24日的天文高潮较高,距离当地蓝色警戒潮位普遍在50到100厘米之间。当台风“桦加沙”24日凌晨至下午靠近和登陆广东沿岸时,沿岸的风暴增水将急剧增大,预计珠江口及附近沿岸将出现超过300厘米的风暴增水,较大风暴增水与广东东部和珠江口沿岸24日上午的天文高潮叠加的可能性较大。

从历史风暴潮灾害统计来看,较大风暴增水叠加较高天文潮位会使得总潮位超过警戒潮位,海水将冲毁沿岸渔业设施和堤防设施,发生风暴潮灾害风险的可能性加大。

他提到,根据目前台风“桦加沙”的预报信息,结合沿岸观测的风暴潮实况数据、历史相似台风风暴潮过程及数值预报结果综合分析,广东东部、珠江口及附近沿岸将于24日凌晨至下午时段发生一次强风暴潮过程,广东省汕头市和汕尾市沿海将出现达到当地橙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惠州市、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沿海将出现达到当地红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需要强调的是,此次台风风暴潮过程致灾性高,极端性强,珠江口个别站位24日上午时段可能出现接近或超过历史记录的高潮位,这意味着珠江口及附近岸段发生海水倒灌的可能性极高。”傅赐福说。

广东东部、福建南部近岸海域将现大浪到巨浪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受台风“桦加沙”影响,22日下午到23日下午,广东东部、福建南部近岸海域将有大到巨浪区。22日下午,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橙色警报。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浪预报员邢闯介绍,由强风如台风、温带气旋、寒潮、大风等引起的海浪,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上工程和海岸工程,造成巨大灾害,有效波高大于等于4米的海浪被称为灾害性海浪。

“根据最新观测实况,我们在位于此次台风北边的我国台湾兰屿岛浮标上,监测到8.1米的狂浪。在位于此次台风路径前方的我国南海东沙岛浮标上,监测到6.3米的狂浪。结合台风强度、风压和海浪的关系等因素,我们推测现在台风中心(眼区附近)的海浪应该是在13米左右。”邢闯说。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计,9月22日下午到23日下午,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将出现8到13米的狂浪到狂涛区,台湾海峡将出现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区;广东东部近岸海域将出现3.5到5.5米的大浪到巨浪;福建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2.5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

一般而言,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称为夏台风,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秋台风比夏台风“更猛”。历史上,曾有多个秋台风给我国造成过严重影响。据中国天气网统计,在1949年至2024年,秋台风登陆最多的为广东、海南、台湾和福建,其中广东高达72次。

“从海浪的角度来看,秋台风一般都会和北方的冷空气共同作用,它的影响范围比夏台风更大。”邢闯说,冷空气活跃后,会增加气压梯度,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加大,也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王景曦 张建林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