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手术最佳年龄和度数“我儿子高三,想考军校,现在做近视手术来得及吗?”“我天天对着电脑,近视600度,做哪种手术不影响上班?”“我妈50岁了,近视加老花,还能摘镜吗?”
其实大家纠结的“最佳年龄”“黄金度数”,根本没有统一答案——得看你是谁、有啥需求。今天小编就带着不同人群的故事,聊聊近视手术的“年龄度数门道”。
学生党(18-22岁):不是“到18岁就能做”,关键看“度数稳不稳”。
刚满18岁的小林,高三冲刺阶段度数涨了120度,想高考后做近视手术。来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后医生没急着安排手术,通过检查发现小林“近一年眼轴长了0.3毫米,说明度数还在涨,现在做手术,可能大学没毕业又近视了。”医生建议小林先戴眼镜,度数稳定后才安排了屈光手术。
上班族(23-35岁):度数不是“越低越好”,看“角膜够不够厚”。
30岁的陈女士,近视300度,天天戴隐形眼镜,总觉得眼睛干,想做激光手术。本以为“度数低肯定好做”,结果广州爱尔的术前检查发现,她的角膜厚度比平均值薄了20微米。“激光手术要切角膜,你角膜薄,300度也不适合全飞秒。”医生给她推荐了ICL晶体植入术——不用切角膜,把“超薄晶体”放进眼内就行。
长辈(40岁以上):不是“年纪大就不能做”,看“能不能兼顾老花”。
40岁的张阿姨,近视800度,还老花200度,平时看远戴近视镜,看手机得摘下来,麻烦得很。她以为“年纪大了,做了手术也没用”,直到她来广州爱尔。检查发现,她反而适合做ICL。定制晶体时,医生特意留了150度近视,这样术后看远不用戴镜,看手机也不用频繁摘戴——相当于“一次手术解决近视+老花”。
其实不管你是18岁还是50岁,近视200度还是1500度,在广州爱尔,第一步都不是“定手术”,而是“做检查”——通过检查,医生会先告诉你:“你这种情况,现在能不能做”“大概适合哪种手术”。因此,近视手术的年龄和度数,从来不是“能不能做”的唯一标准。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