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国庆租需持续升温!人民网聚焦:人人租助力轻装出行焕新旅程体验

2025-09-29 19:26 日照新闻网

来源标题:国庆租需持续升温!人民网聚焦:人人租助力轻装出行焕新旅程体验

随着科技迭代加速与消费观念转变,以3C数码产品为核心的租用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庆中秋假期临近更推动需求显著攀升。据人民网报道,2024年我国3C数码产品租用市场规模达269.1亿元,便携运动相机等“旅游拍照搭子”租用需求同比激增600%;国庆前夕,无人机、单反相机等设备租用订单量增超3倍,部分热门机型“一机难求”。

国内领先的信用租用平台人人租,凭借规范化运营、技术创新与全链条服务,成为连接国庆消费需求与循环经济的核心纽带,为行业树立标杆。

消费迭代催生租用经济新生态,国庆需求成重要增长极

当代消费者对数码产品需求呈现“高频迭代、短期使用”特征,传统购买模式面临成本高、闲置率高痛点,国庆等节假日出行需求进一步放大租用优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白皮书显示,20-30岁消费者中63.5%倾向租用数码产品,21.5%有租用经历,这一群体是国庆租用需求主力。

清华大学胡左浩教授指出,租用经济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本节约与体验升级,契合国庆短期高频使用需求。人人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平台服务超5000万用户,年度交易额破90亿元,国庆等法定节假日订单占比超全年25%;通过循环使用,帮助用户平均降低数码产品使用成本60%以上。其覆盖200个行业、超15万种SKU的产品矩阵,全面承接国庆无人机、摄影设备、办公电脑等多样化租用需求。

年轻群体青睐国庆租用模式,核心在于成本可控、灵活度高。如宁波闫先生所言,数万元无人机国庆旅游后易闲置,租用日花费仅100-200元;兰州张云也认可无人机“质优价宜” 的特点。人人租针对性推出“租期1天起”“国庆应急租用通道”,进一步降低门槛,释放“花小钱享好物”的国庆消费需求。

信用科技重构租用服务体系,保障国庆租用体验

租用经济快速发展与国庆需求集中释放背景下,行业存在设备质量参差、服务标准不一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李桐强调,平台需承担主体责任,建立信用管理与商家审核机制,这在国庆消费高峰尤为关键。人人租构建“信用免押+品质保障+全流程服务”闭环,为国庆租用保驾护航。

依托芝麻信用与自主动态信用评估模型,人人租免押审核准确率超95%,用户凭信用分即可零押金租用万元设备,提升国庆设备筹备效率。设备质量管理上,平台参与《共享闲置物品质量信息描述》国标制定,要求入驻设备100%正品且功能完好,细化成新度与瑕疵标注;针对国庆热门的无人机、相机,额外增加抗风性、续航等专项检测,2024年国庆前设备专项合格率达99.5%,全年设备合格率稳定在99.2%以上。

针对国庆租用纠纷痛点,人人租深度优化“敢租敢赔”机制,明确自然损耗由平台承担,人为损坏分级理赔;设多渠道投诉入口与“先行赔付”服务,2024年国庆期间用户投诉解决率100%,假期服务好评率达98.1%,为今年国庆假期租用服务奠定优质服务基础。

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国庆租用便捷性。人人租已在杭州、深圳设线下店,计划全年建100个核心服务网点覆盖国庆热门旅游城市;与vivo、OPPO等品牌合作国庆演唱会、景区活动时,实现“线上速下单、现场即取机”,活动后可快递归还。

循环经济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人人租助力绿色国庆

租用经济本质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契合绿色发展战略,也为国庆打造“绿色消费”场景提供可能。人人租通过延长设备生命周期、推动旧设备回收翻新,减少电子垃圾,助力“绿色国庆”。行业数据估算,一台笔记本电脑循环租用3次可减碳80%;截至2024年,平台累计循环利用3C设备超200万台,节约电子废弃物处理成本超3亿元。

人人租的规范化运营与可持续实践获行业认可,近日入选2025向光奖“向善企业”名录。评委会认为,其“信用租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生态,既降低优质产品使用门槛、满足国庆需求,又通过资源循环创造环境价值,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统一。

随着2025年3C租用市场规模攀升及国庆等节假日需求释放,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关键期。人人租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信用体系为核心、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实践表明,租用经济是消费模式创新,更是推动循环经济、打造绿色假期的重要力量。未来,通过深化服务标准化、运营数字化与生态开放化,人人租将在承接国庆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假期建设提供新动能。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健男(QE0022)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