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Robo Summit机器人发展论坛在国家速滑馆举办,为机器人产业注入全周期发展新活力

2025-09-30 20:20 日照新闻网

来源标题:Robo Summit机器人发展论坛在国家速滑馆举办,为机器人产业注入全周期发展新活力

9月29日,Robo Summit机器人发展论坛在国家速滑馆“熊猫眼”场馆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iCANX全球科学平台、北奥集团、国家速滑馆联合主办,艾瞰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本次论坛汇聚产、学、研、企、投等多方力量,以“探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技术突破与场景机遇”为核心,全方位剖析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主任娄毅翔,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副主任姜波,北奥集团董事长赵东伟,iCANX创始人、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副秘书长陈丹,中国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设计总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郑方教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副所长王党校教授,北京深蓝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旭等出席本次论坛。

三维体系筑基石锚定机器人产业生态构建核心路径

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主任娄毅翔在致辞中指出,以“三维体系赋能优质生态”筑就产业发展沃土。本次论坛所在“熊猫眼”场馆将联动北奥集团、iCANX打造常态化产业交流平台。朝阳区正以“一赛一园一区”三维体系推动产业落地:“一赛”(机器人运动会)搭建创新舞台,“一园”(奥林匹克中心区创新公园)助推场景融合,“一区”(中关村朝阳园为核心集聚区)强化产业承载,通过制定专项政策与三年计划,依托37万市场主体、2800余家AI及数字经济领域优质企业,完善生态护航机器人产业成长。

北奥集团董事长赵东伟强调,以“科技体育融合与基地建设”打造创新策源地,巩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成果,推动具身智能从概念走向实践。北奥集团已建成“熊猫眼”等三大赛训基地,赛后将升级为集赛训、研发、科普于一体的平台。作为服务过“双奥双亚”的企业,北奥将联合各方推动基地升级与成果转化,让国家速滑馆从“赛事地标”转变为“机器人产业创新策源地”,助力产业跨越“技术储备到产业化”的关键节点。

随后,iCANX创始人、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以“科研初心助力全球协同”,加速产业梦想落地为宗旨,点明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赛场的科研愿景与实现科研人“成果服务大众”的终极目标。iCANX将持续联动全球顶尖科学家,推动技术与赛训基地融合,打造全球领先具身智能平台。本次论坛得到“产、学、研、企、投”各界积极响应,将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助力机器人产业成为科技创新核心引擎。

四大维度破局解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副秘书长陈丹在演讲中表示以政策与数据为核心,中国机器人产业迈向“从有到优”,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与生产基地,明确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全球地位。在全球主要国家加码布局的背景下,中国构建“供给侧攻关+应用侧拓展”体系,在十大领域推进场景落地,超前布局人形机器人并建立CR认证标准。展望“十五五”,产业将向智能化、融合化、全球化转型。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教授提出“竞技是技术迭代核心引擎”的关键观点,以航空、自动驾驶领域因挑战赛实现突破为例,指出人形机器人需通过标准化竞技聚焦痛点。赵教授提出“L1-L5智能分级”,从基础运动到人机协同,通过分层挑战赛积累技术与数据,有望将机器人赛事打造成兼具技术验证与商业价值的“第三奥运”。

加速进化创始人兼CEO程昊指出以足球场景为支点,撬动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结合产业实践经验,分析人形机器人从实现人类基础运动到通过场景积累数据反哺认知升级,通过足球场景,同步锤炼视觉、运动控制与决策能力。“赛事+科普”模式拥有巨大潜力,未来将通过开发者生态大会,吸引移动互联网开发者入局,推动人形机器人从科研场景逐步普及至家庭、工厂。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王晟则站在资本赋能角度,强调把握具身智能时代机遇。AI作为“通用目的技术”,人形机器人是资本长期聚焦的核心,具身智能成为科技博弈的关键赛道。从投资布局分析供应链、本体、小脑算法等环节已实现盈利,未来大模型派入场将加速技术与商业价值爆发,呼吁高校科研成果与资本结合,把握产业化机遇。

圆桌会议聚共识六大核心要素构建机器人发展生态系统

随后,以《机器人发展生态》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由连界创新董事长王玥担任主持人,与北京深蓝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旭、北京工业大学张文利教授、灵心巧手AI技术负责人崔宗伟、iCANX基金创始合伙人张守鹤展开深度对话。

王旭指出赛事可模拟机器人开发流程培育人才,且能链接通用技术与产业招聘;张文利提出机器人产业推动高校课程改革与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崔宗伟分享灵心巧手在高校与产业端的布局,提及当前产能与人才缺口;张守鹤介绍iCANX基金聚焦早期机器人项目,以耐心资本助力技术转化。嘉宾们一致认为,机器人发展生态是支撑技术迭代与产业落地的“系统”,需涵盖核心技术突破、应用场景落地、产业链协同、政策标准保障、资本赋能、人才体系建设六大核心要素。通过多维度观点交流,嘉宾们为机器人创新发展路径提供了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思考,为生态构建凝聚共识。

基地落位强引擎三大功能载体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动力枢纽

在Robo Summit机器人发展论坛最后,“北京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暨AI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发布,第一批入驻合作企业包括:加速进化、灵心巧手、智元机器人、高擎机电、灵宝机器人,企业力量将为基地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技术支撑。第一批基地合作学校涵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各高校将持续参与基地各项教研赛训活动,为人才培育与技术创新筑牢根基。

该基地由多方合作共建,是集科研、教学、赛训、研学于一体的综合体,规划三大功能区:一号基地熊猫眼场馆定位机器人数据智能科研基地,打造“数据—算法—应用”闭环体系;三号基地南广场强化赛训功能,推进训练系统升级与赛事标准化,助力“赛事—研发—应用—产业”循环;五号基地冰丝带湖西侧基地聚焦机器人展示与教育,面向公众、青少年开放,承担科技体验、国际交流与研学教育职能。

本次论坛对机器人发展的政策、技术、产业、资本进行深度研讨,更通过“北京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暨AI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的落地,为机器人产业搭建了“科研—人才—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服务平台。未来各方将以本次论坛为起点,持续深化产学研企投协同,以具身智能为帆、融合创新为桨,筑造机器人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无限可能,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健男(QE0022)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