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教育系统2025年“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研学活动侧记
从新疆喀什的绿洲沃土,到北京的繁华都市与河北的燕赵大地,一群怀揣憧憬的喀什学子,踏上 “万里向京冀”的研学旅程。这场以 “祖国情・中华行” 为主题的活动,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成为学子们看见祖国发展、触摸民族情谊、坚定理想信仰的成长课堂,让他们在与京冀大地的深度对话中,完成难忘蜕变。
一、校际联谊:课桌旁的 “同心之约”
研学序幕在北京农学院庄重的开营仪式中拉开,接过研学手册的学子们,眼中满是对旅程的期待。随后走进北京一零一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两校学生用歌声打破陌生,《爱我中华》旋律回荡校园;绿茵场上,组队踢球的身影、默契的传球,让友谊在汗水里升温;大家拉手跳起民族舞蹈,不同地域文化在舞步中交融,“民族团结一家亲” 的种子悄然发芽。
走进中央民族大学,浓厚学术氛围与多元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学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参观校园,聆听各民族学子共学共进的故事,看着教学楼里的民族文化展品,对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对未来求学之路充满向往。
二、文脉与精神寻踪:跨越时空的 “对话之旅”
“看,国旗升起来了!” 凌晨的天安门广场,朝阳为天际线镀上金边,喀什学子紧握小国旗,目光追随着缓缓上升的五星红旗。伴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大家挺直胸膛行注目礼,爱国之情在心中激荡,这是与祖国最庄严的 “对话”。
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泛黄的革命文献、锈迹斑斑的老物件、沉浸式历史场景展区,将建党以来的壮阔历程徐徐展开。学子们认真聆听讲解、驻足记录,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与担当。
在居庸关长城,学子们抚摸沧桑城砖,听老师讲述 “万里屏障” 的历史意义,“不到长城非好汉” 的豪情油然而生;航空博物馆里,从螺旋桨飞机到现代化装备,学子们惊叹祖国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北京科学中心的互动展区中,大家动手操作实验装置,在趣味体验中感受科学魅力。
三、燕赵大地印记:红色与历史的 “深度共鸣”
研学脚步延伸至河北,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旧址内,学子们在简陋土坯房里聆听 “两个务必” 的故事,了解三大战役的光辉历史,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正定高平地道战遗址中,大家弯腰走进狭窄地道,触摸当年军民抗击日寇的 “地下长城”,体会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勇气;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里,学子们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默哀致敬,缅怀先烈伟绩。
河北的历史文化同样令人沉醉:正定古城的飞檐斗拱诉说千年变迁;河北博物馆里,满城汉墓文物、河北梆子文化展示,尽显燕赵文化底蕴;赵州桥畔,学子们为古代工匠智慧点赞;保定博物馆内,展品串联起城市发展脉络。
从喀什到京冀,万里路程是认知的成长与心灵的洗礼。他们看见祖国的辽阔强大,感受民族团结的温暖,心中种下 “爱祖国、爱家乡” 的种子。这场 “祖国情·中华行”,终将化作滋养心灵的养分,让喀什学子带着收获与热爱,勇敢追逐梦想,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