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西延高铁攻克湿陷性黄土施工难题

2025-10-12 19:49 科技日报

来源标题:西延高铁攻克湿陷性黄土施工难题

近日,DJ502次综合检测列车在西延高铁全线拉通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线路联调联试进入冲刺阶段。记者从中铁六局了解到,该局太原公司运用“立体支护+智能排水”系统,成功破解高哨隧道湿陷性黄土施工难题,以科技赋能高铁建设。

西延高铁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包(银)海高铁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哨隧道全长6824.6米,为全线九座高风险隧道之一,需穿越近500米高含水率湿陷性黄土段,并下穿垃圾厂泄水通道,形成“上方泄水、下方淤泥”复杂地质,极易引发沉降坍塌。

针对地质难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管棚+超前小导管”立体支护体系:通过直径80毫米管棚与42毫米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搭配“扩大拱脚+纵向槽钢连接”初期支护,大幅提升围岩整体性与稳定性。同时构建“洞内集水引流+洞顶防水截渗”双控排水系统,从源头阻断地表水入渗,降低洞内含水率,控制黄土变形。

施工中,团队以“快挖、快支、快封闭”为核心,采取“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等措施,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与动态监测数据,实时优化支护参数与预留变形量,实现安全高效掘进。目前该工程已形成6项工法、1项QC成果,为同类地质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据了解,线路通车后西安至延安列车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对推进西部大开发、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而立体支护技术的成功应用,也成为高铁建设中科技攻克复杂地质的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黄铎作者:华凌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