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新双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智能化注塑机平稳运转。农家女巩娜正专注地操作着设备,一个个塑料把手快速成型。从全职妈妈成长为管理13台机器、带领十多名姐妹的车间负责人,谈起这份工作,她感慨道:“时间灵活得很!早上送完孩子来上班,下午放学点就能走,工作家庭两不误。”
巩娜的转变,是新泰市创新打造特色产业小微园区、激活农村妇女就业潜力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新泰市以工业化理念赋能乡村发展,在20个乡镇街道分级分类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小微产业园建设,形成覆盖肉禽加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五大领域、18个特色产业链的“产业生态圈”,为妇女就业提供了广阔平台。
以此为契机,新泰市妇联积极发挥“联”字优势,聚焦技能培训、专项招聘、关爱帮扶三大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将这座“广阔平台”打造成妇女信赖依靠的“幸福家园”。截至目前,已有3.8万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均务工收入超过4万元,稳稳托举起她们的就业梦与幸福家。
技能培训赋能
从“灶台”到“机台”的距离有多远?对于龙廷镇的许多妇女来说,答案始于一场精心组织的技能培训。在龙廷镇毛刷产业园的培训教室内,50多名妇女全神贯注地围坐在电动缝纫机前。技术指导员耐心纠正动作:“手腕要稳,走针要匀,这样才能做出平整合格的鞋面刷胚。”来自北站村的学员杨兰秀第一次接触工业缝纫机,紧张得手心微微冒汗:“以前只会拿针线缝补衣服,没想到还能学做出口产品,心里特别期待。”她笑着说。
龙廷镇是远近闻名的“毛刷小镇”,拥有122家生产经营户、1.2万名从业人员,年产值达5亿元。但随着产业升级,传统的家庭作坊模式面临挑战,许多妇女虽有强烈就业意愿,却苦于没有一技之长。针对这一痛点,镇妇联联合产业园管理方,精心设计了“阶梯式”技能培训体系。培训期间,每天为学员发放50元生活补助,考核合格者直接安排上岗,真正实现“结业即就业”。
这套培训体系是新泰市妇联“巾帼培训赋能行动”的微观体现。从去年至今,全市已开展各类巾帼技能培训118期,培训妇女9470人次。
专项招聘搭桥
技能在手,如何与心仪的岗位高效对接?新泰市妇联的“春风行动”成为连接妇女求职与企业用工的坚实桥梁。2025年2月,尽管春寒料峭,但新泰市人力资源市场内却人头攒动、暖意融融。在“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的红色横幅下,93家企业的展位排成长龙。新泰市妇联与人社局联合举办的“春风行动”暨女性就业专场招聘会在这里火热进行。
一名因照顾老人离职两年多的妇女在众客食品公司展位前仔细询问。“要求不高,能方便接送孩子、周末尽量不加班就行。”招聘专员热情地向她推荐了专门设置的“妈妈岗”:“这个岗位实行弹性工时,上午七点半到十点半,下午2点到5点,完美错开孩子上下学时间,每月保底工资2800元加上计件提成,还有免费工作餐和‘四点半课堂’帮忙看管孩子。”听到这里,她脸上的疑虑一扫而空,当即填写了入职申请表。
关爱帮扶暖心
实现就业仅是第一步,如何让妇女们真正“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离不开全方位的关爱与帮扶。新泰市妇联指导企业设立的各类关爱基金发挥了巨大作用,“众客关爱基金”便是一个温暖缩影。在山东众客食品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女工张丽伟正手脚麻利地进行产品装箱。她脸上带着明朗的笑意,工作干劲十足。然而就在半年前,她还深陷于生活的泥潭——儿子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急需6万元手术费。
就在这时,公司妇联主席王爱峰带来了好消息:益客集团爱心基金启动了紧急援助程序。基金管委会特事特办,在3个工作日内就将2万元应急救助金送到了她手中。“是‘爱心妈妈基金’救了我孩子的命,也救了这个家!”现在孩子康复了,她也能安心工作,“日子真有奔头。这份恩情,我要用踏实工作来回报。”
这种“园区+基金+保险”的多重关爱保障模式,正在新泰各个小微产业园推广复制。
“小园区,承载的是大民生。”新泰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文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技能培训、专项招聘、关爱帮扶’三位一体的服务工作体系,让更多妇女在家门口就能端上‘金饭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她力量’和‘家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