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的5.3万亩水稻迎来丰收。这片梯田位于平均海拔约2000米的高山上,一些尚未完全转黄的稻子勾勒出青绿的条块,与金灿灿的稻穗交织相间。田间地头,农民们抓住晴好天气全力抢收。近年来,当地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生态种植技术,在保护传统农耕风貌的同时,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得到稳步提升,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3.2万吨。金色稻浪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依托稻田资源,发展观光农业,吸引游客体验农事活动,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业态发展。
宁夏灵武:4万余亩长枣丰收 产销两旺
近日,宁夏灵武市的4万多亩长枣迎来大面积丰收。在东塔镇的长枣种植基地内,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摘、装筐。这些长枣经过分拣,挑选出大小均匀、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进行装箱打包,送往专门的长枣交易市场。灵武长枣果形修长,是宁夏的特色农产品之一。近年来,凭借稳定的品质,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还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今年灵武长枣种植面积4.46万亩,预计产量超过1900万公斤。
贵州:一颗小刺梨“链”起生态富民路
金秋时节,贵州各地刺梨迎来大规模成熟采摘,从野生采集到规模种植,从初级农产品到精深加工,这颗金黄色的小果子,让曾经的荒坡变绿岭,让农户的腰包鼓起来。
在毕节市,28万亩刺梨陆续泛黄成熟。近年来,当地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选择根系发达的刺梨作为生态修复树种。如今漫山遍野的刺梨林已在石缝中扎根。
当地通过精细修枝整形、精准抚育施肥等措施,使刺梨产量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机制,逐步打造多个核心产业区。今年,毕节市的刺梨鲜果预计产量达2.42万吨,产值约8000万元。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幸福村,一场切刺梨比赛热闹非凡,村民们手法娴熟,切片、去籽一气呵成。
通过技能大赛,让更多村民掌握切果片的技术标准。如今,在当地食品公司的带动下,200多人实现就近就业,确保收果季老百姓都有活干、有钱赚。
同样,盘州市盘关镇的5.6万亩刺梨也进入采收高峰。当地刺梨加工企业组织人员,到各乡镇开展鲜果收购,降低农户运输成本。
目前,盘州市已有6家刺梨加工企业,研发了70多种刺梨系列产品。截至今年8月份,刺梨加工产值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