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向山海“寻鲜”,食物供给体系更多元

2025-10-18 21:16 农民日报

来源标题:向山海“寻鲜”,食物供给体系更多元

走进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践行大食物观”展区,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味觉盛宴:热气腾腾的山东东营红薯、香喷喷的黑龙江齐齐哈尔米饭、口感顺滑的福建宁德银耳羹汤、冰鲜的广东湛江各种海鲜类产品、菌丝蛋白做成的“牛排”“丸子”……来自各地山林湖海草甚至实验室的各类美食荟萃,让中国饭碗里装上更多元的食物,也让参展群众大饱口福。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森林、海洋、林地、盐碱地等都可以成为产地。

被誉为“中国对虾之都”“金鲳鱼之都”“海鲜美食之都”“水产预制菜之都”的广东湛江,在海洋食物供给方面成绩亮眼。“看这冰柜里的鱼、虾,还有贝类等产品,都是我们从广东湛江运过来的。”该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湛江渔业总产量超过130万吨,产值超290亿元,从水产种业、养殖、加工到生态保护各环节发力,建好“蓝色粮仓”,向海洋要食物。

海洋有海鲜,山林亦藏珍。

福建宁德市展位上,银耳、茶树菇、贡菜干、竹荪等各类菌菇干、菌菇加工品琳琅满目。“我们宁德古田县的银耳产量占全国90%以上,银耳品牌价值达147.32亿元。传统干货银耳炖煮耗时长、食用方式单一,为拓展更多食用方法,我们开发了银耳羹、冻干银耳等多种产品,早上用不了10分钟,就能喝一杯香甜又营养的银耳羹。”福建省方味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钟启贵告诉记者,古田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在践行“大食物观”的指引下,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富民支柱产业。

在贵州铜仁市展位,很多人正排队品尝用山茶油煎炸的苕皮,“这个油和撒的辣椒面都挺好吃的。”天津的赵先生当即下单。贵州山茶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张旭云介绍:“山茶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0%,还有角鲨烯、黄酮等15种活性营养,正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们生产基地在梵净山周边,土净、水甜、气清,油茶果品质高。而且油茶树3~5年挂果,5~8年进入盛产期,非常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经济效益不错。”

山东东营市则交出了一份“向盐碱地要粮食”的答卷。“东营区牛庄镇西薛村的红薯成了我们展位的‘爆款人气’产品,在沙土里种出的红薯香甜软糯。”东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营市拥有盐碱地341万亩,近10年间近百万亩盐碱地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通过实施盐碱地“粮—草—牧—园”生态循环现代农业模式,粮食作物年均收益提高30%以上。此外,培育出百亿级现代畜牧和水产等产业集群,打造黄河口大闸蟹、大米等一批高价值品牌,推动盐碱地农业迈向高质量、全产业链发展的新阶段。

煎得滋滋作响的“牛排”,竟非来自牧场,而是源于实验室的菌丝蛋白?农交会上,慕恩生物蘑米(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带来了各自“向微生物要蛋白”的研究成果。

“菌丝蛋白可以替代动物、植物、奶等传统蛋白资源,以此为原料能做成牛排、丸子、饺子等多种形态的美食,具有低脂肪、低热量、优质高蛋白、高膳食纤维、可溯源、生产快、环境友好等优势,比如像占地5000平方米的一个工厂,年产量2万吨,可以替代10万头牛或2400万只鸡,节约90%的土地和水资源。”慕恩生物微生物蛋白项目负责人田灵芝告诉记者。

践行大食物观是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变化作出的重大部署。从浩瀚海洋到广袤山林,从盐碱地改良到微生物科技的突破,我们饭碗里的食物愈发丰富、餐桌上的选择愈发多样。向山海“寻鲜”,向未来“探路”,收获的不仅是餐桌丰盈,更是未来粮食安全的底气和保障。

责任编辑:黄铎作者:郭诗瑀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