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江西省1800多万亩晚稻开镰收割,记者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在早稻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基础上,中稻、晚稻的单产也呈增产态势。全年水稻单产提升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丰产密码呢?来看记者的观察。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宜春上高县的27.67万亩晚稻开镰,记者观察发现,常规田种植的水稻长势,几乎与示范田无异。在泗溪镇曾家村,当地在组织农机抢收的同时,还对普通田和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结果显示,常规农田平均亩产533.67公斤,示范田平均亩产585.19公斤。
农户常规田单产大幅提升,得益于江西创新开展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农户广泛应用水稻增产技术。
从年初开始,为了提升水稻单产,江西创建了上高等17个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县,打造了217个水稻“吨粮片”和771个水稻“高产片”,组建了专家对接服务团队,全程为农户进行指导服务,同时将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系统集成向农户推广。
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调查,今年江西中稻、晚稻的亩穗数、结实率、千粒重3个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均为增加。综合研判,江西中稻及一季稻单产亩产452.7公斤,同比每亩增加3公斤。
截至目前,江西省投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5.42万台、烘干机组1.26万台(套),建立了47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机械化推进秋粮收割。
辽宁:抢抓农时 粮食收获进度达到76.1%
辽宁省各地秋收工作进入关键期。农户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抢抓农时,全力推进秋收进行。辽宁各地多措并举提升秋收效率,做到粮食应收尽收,确保丰产丰收。
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的最新农情调度显示,辽宁省粮食收获4098.2万亩,粮食收获进度达到76.1%。作为东北大豆主产区,辽宁大豆收割面积已经达到131.9万亩,收获进度达到68.1%。
为保障大豆秋收能够收得更快收得更多,辽宁各地农业部门提前对农机驾驶员开展细致的机收减损方面的针对性培训,向种植户全面落实农机报废更新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积极推进收割机等大型农机的更新换代,应对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地貌。
同时,收割机上装备的新型收割台、脱粒滚筒、粮仓满溢预警传感器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效结合,降低粮食损耗率。
据了解,辽宁今年大面积推广耐密植、抗倒伏、需养分低的优质大豆新品种,每亩大豆种植数量由之前的8000多株增加到11000株以上。
目前,通过今年秋收辽宁多地已经进行的实地测收测产数据显示,在不降低大豆蛋白、脂肪含量的基础上,亩产提升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