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条约》签订后的乙未年,也就是1895年,3万多日军登陆台湾,台湾人民不愿被统治、被殖民,开始抵抗。日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血腥镇压。”台湾画家欧阳鲲向本报记者分享自己创作《乙未战争》的心得,他感慨,历史伤痕的记忆和见证不能忘却,要让后人知道。
海峡两岸书画名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主题创作展19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军旅画家袁鹏飞曾任原兰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他历时三个多月创作了《台湾光复庆典》的画作,场面宏大、气氛热烈,以艳丽的色彩反映出庆祝胜利的激昂情绪和热烈场景。他表示,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同胞应该以笔墨为媒,以文化为根,铭记那段用血泪写就的抗争史。
《乙未战争》是一幅4尺×8尺的大幅画作,在创作时,欧阳鲲花了很多时间在台湾各地博物馆进行考据,画出了台南府城的场景。画完之后,他在画上写了一首以乙未战争为主题的《西江月》。“乙未之战是整个台湾抗日的序曲,虽然只有几个月,却影响了后来五六十年的抗争。”
欧阳鲲上世纪90年代初就陪母亲回到大陆,几十年来往返于两岸之间,走遍了大陆的山山水水,也见证了经济社会的腾飞。他表示,年轻一代应该把书画、诗词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和传承下去,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