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批打着“社区团购”“健康超市”等旗号的店铺出现在北京街头。乍一看,这些店铺有点像便民超市,里面的商品却不直接售卖。想买东西,必须先成为会员,进入微信群后在私域直播间里下单,再到店里提货。最蹊跷的是,微信群只允许老年人进,年轻人都被拒之门外。这些店铺为何如此神秘?
老人在朝阳路上的一家“团购超市”领取货品。
神秘小店,只收老人当会员
今年国庆假期前夕,朝阳区常营南路上,汇鸿家园小区底商有一家“健康超市”开业。
记者走进店内,货架上商品种类简单,显得有些空荡,几位店员正在整理货品。“还有菜吗?”记者指着正在打包的蔬菜问道。“有,不过只能在网上买。”店员回答,店里的菜都是别的顾客在网上订的,现场不会售卖。记者又指向货架上的洗衣液等日用百货,对方表示,这些也不卖。
到底怎么才能买呢?店员回答,需要成为会员,在直播间里下单。至于直播平台,不是抖音,也不是快手,而是私域直播。“一元钱就能成为会员,还送你10个鸡蛋。”店员说,这个直播间主要面向老年人,这一元不收现金,只能手机支付,就是要测试老年人会不会手机操作。
一元钱就能领10个鸡蛋,还有这等好事?记者要求入会,却被店员拒绝:“我们有年龄限制,50岁以上才能领取福利。”记者提出用家里老人的手机注册,结果也被拒绝。“必须老人本人来,后面买了东西,您可以报老人手机号来取。”
这样奇怪的店铺,在周边几个小区都有分布。这些店铺无一例外,都是利用“领鸡蛋”福利招揽老年人,营业面积非常小,仅在私域直播间里卖货,线下实体店的商品不对外销售。
10月19日,在汇鸿家园东区底商,一家蜂产品专卖店门前聚集了不少前来提货的老年人。虽然招牌显示的是蜂产品专卖店,但除蜂产品外,店内货架上还摆放着鸡蛋、酱油、盐等商品,货架隔壁则传出直播间里的嘈杂声。记者询问鸡蛋价格,店员表示,鸡蛋不是卖的,是送给会员的。记者又走访了多家搞私域直播的“社区团购”店,要求进群成为会员,大多遭到了拒绝。
直播间里,有话术更有“魔术”
记者辗转加入了一个名为“惠好乐”的团购微信群。手机地图上显示,“惠好乐”在东城、朝阳、房山等区都有门店。
上周日晚,“惠好乐”一场厨具专场直播开播。直播伊始,主播还热心地向直播间里的“叔叔阿姨”嘘寒问暖,显得格外亲切,但渐渐地,“画风”变得夸张起来。
“我们这款产品材质是钛,拿它炒菜可以抗菌、抑菌、锁鲜……”直播间里,一名自称“黄总”的男主播正在介绍一把锅铲。直播间里除了锅铲,还有饭勺,都是每把69元,直播间里给老人的“福利价”是39元。这时,旁边的女主播大手一挥:“两件19.9元!”男主播随即脸上显现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表示价格搞错了,女主播却豪迈回答“错了就错了”,直播间顿时被“老板大气”的留言刷屏。
接下来,状况不断。男主播介绍的一款钛锅,直播间价格为699元,女主播“偷偷”改成299元,又给了“叔叔阿姨”们一个不小的惊喜。
除了营销套路,私域直播间里还会上演“魔术”。“叔叔阿姨们,用钛杯冲泡羊奶粉会更香,知道是为什么吗?”为证明“钛”的神奇功效,男主播当场做起实验。他倒了一杯纯净水,拿出一支“矿物质检测笔”进行测量,显示水中没有任何矿物质,再将这杯水倒入钛杯中,再倒出来进行检测,只见红灯亮起,这杯水居然有了矿物质。“倒出来就变成有矿物质的了,特别牛!”女主播帮腔。
事实上,钛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常温下不会与水发生反应,更不能将纯净水变成“矿泉水”。
监管缺位,老人消费陷迷局
有网友称,这种私域直播间的套路似曾相识,等于将“收割”老年人的“会销”从线下搬到线上,还更为隐蔽。有的直播间还打着银发经济、便民、惠老旗号,带有很大迷惑性。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私域直播领域存在虚假宣传与夸大功效、“专家人设”造假、产品资质造假等突出问题。一些不法商家通过“播完即关”、屏蔽信息、解散群组等方式销毁证据、逃避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已针对涉嫌虚假宣传的私域直播间、私域直播平台、相关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等违法主体实施全链条打击。针对不法商家利用私域群聊诱导消费者进入私域直播,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还约谈了相关平台企业。
为防范私域交易风险,中消协建议,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在涉及引导至私域渠道交易的相关内容中,应统一设置显著的风险提示页面,明确告知“该交易可能脱离平台监管,建议谨慎操作”。同时,建议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识别到“高风险品类”或“高频次投诉主体”时,通过系统弹窗提示交易风险,提示消费者核实商户身份、保留相关交易凭证。
“私域直播打造了一个‘信息围栏’,让身处其中的老年人短时间内被洗脑,被忽悠还以为捡了便宜。”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亚辉表示,针对银发经济,监管也要到位,让“阳光照得进去”,让老年人能安心融入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