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拍摄的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新华社天津10月24日电 题: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矿业加速绿色转型
新华社记者徐思钰、李亭
尾矿绿色回收技术、智能选矿系统、清洁能源发电设备……近日,在天津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各类绿色技术、智能设备随处可见。
走进中信重工展位,一个3D打印的全流程智能化采矿系统沙盘引人注目。“运输、粗磨、分离等流程均实现无人化,有效减少粉尘、噪音等污染,采矿效率可提升约50%。”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工作人员吴子星介绍。
在全球矿业转型的浪潮中,绿色矿业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会者表示,矿业行业整体呈现出创新驱动增强,绿色转型加速,产业协同深化的良好态势。中国矿企通过应用清洁能源技术、采用节能工艺设备、构建数智化管理平台等方式,积极推进绿色转型进程。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介绍,企业在国内外大力推动电动化装备、清洁发电,在降低运营成本、节能减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在中国西部的新疆乌恰矿区,电动矿卡占比超85%,吨公里能耗成本约为传统油车的1/3,配套的光伏项目成为新疆首个“零碳矿山 低碳冶炼”示范项目。
“我们通过绿色能源与矿山开发、冶炼加工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清洁化、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建雄介绍,2020年以来,中铝集团累计复垦矿山土地面积达到8万余亩,累计复垦率超94%,成功创建了30余座绿色矿山。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矿业绿色发展。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矿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40%,碳排放强度下降6.2%。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1000多座国家级绿色矿山。

10月23日,参会者在矿山机械装备博览会上体验远控挖机。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不仅如此,中国矿企凭借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积极向海外推广绿色转型经验,为全球矿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走进鑫海矿装的展区,智慧矿山建设展示沙盘十分吸睛,不少外籍嘉宾在一旁交流洽谈。“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屏幕,便可以监测了解采矿工段、选矿厂、尾矿库等整体情况,进行远程操控,相关技术已十分成熟。”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销售经理刘永胜指着沙盘上的数字孪生管控平台说。
刘永胜介绍,企业的智慧矿山全流程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我们总承包的津巴布韦200万T/A锂矿项目,仅用一年时间便从选矿试验到达标达产,收效显著。”他说。
位于秘鲁的拉斯邦巴斯铜矿是世界级大型铜矿。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兴权介绍,企业在拉斯邦巴斯铜矿打造了集流程优化、技术提升、人力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平台,实现矿山开采全流程监控预警,打造安全高效的绿色智慧矿山。
首次参会的侯赛因·萨加菲来自伊朗国家铜业公司,他对于展会上展出的各类绿色技术、智能设备赞不绝口:“中国在矿业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期待能与中国企业实现更多合作,共谋发展。”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在会上提出倡议,共建创新生态,为矿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进一步推动新兴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矿业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

10月23日拍摄的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新华社天津10月24日电 题: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矿业加速绿色转型
新华社记者徐思钰、李亭
尾矿绿色回收技术、智能选矿系统、清洁能源发电设备……近日,在天津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各类绿色技术、智能设备随处可见。
走进中信重工展位,一个3D打印的全流程智能化采矿系统沙盘引人注目。“运输、粗磨、分离等流程均实现无人化,有效减少粉尘、噪音等污染,采矿效率可提升约50%。”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工作人员吴子星介绍。
在全球矿业转型的浪潮中,绿色矿业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会者表示,矿业行业整体呈现出创新驱动增强,绿色转型加速,产业协同深化的良好态势。中国矿企通过应用清洁能源技术、采用节能工艺设备、构建数智化管理平台等方式,积极推进绿色转型进程。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介绍,企业在国内外大力推动电动化装备、清洁发电,在降低运营成本、节能减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在中国西部的新疆乌恰矿区,电动矿卡占比超85%,吨公里能耗成本约为传统油车的1/3,配套的光伏项目成为新疆首个“零碳矿山 低碳冶炼”示范项目。
“我们通过绿色能源与矿山开发、冶炼加工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清洁化、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建雄介绍,2020年以来,中铝集团累计复垦矿山土地面积达到8万余亩,累计复垦率超94%,成功创建了30余座绿色矿山。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矿业绿色发展。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矿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40%,碳排放强度下降6.2%。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1000多座国家级绿色矿山。

10月23日,参会者在矿山机械装备博览会上体验远控挖机。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不仅如此,中国矿企凭借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积极向海外推广绿色转型经验,为全球矿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走进鑫海矿装的展区,智慧矿山建设展示沙盘十分吸睛,不少外籍嘉宾在一旁交流洽谈。“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屏幕,便可以监测了解采矿工段、选矿厂、尾矿库等整体情况,进行远程操控,相关技术已十分成熟。”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销售经理刘永胜指着沙盘上的数字孪生管控平台说。
刘永胜介绍,企业的智慧矿山全流程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我们总承包的津巴布韦200万T/A锂矿项目,仅用一年时间便从选矿试验到达标达产,收效显著。”他说。
位于秘鲁的拉斯邦巴斯铜矿是世界级大型铜矿。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兴权介绍,企业在拉斯邦巴斯铜矿打造了集流程优化、技术提升、人力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平台,实现矿山开采全流程监控预警,打造安全高效的绿色智慧矿山。
首次参会的侯赛因·萨加菲来自伊朗国家铜业公司,他对于展会上展出的各类绿色技术、智能设备赞不绝口:“中国在矿业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期待能与中国企业实现更多合作,共谋发展。”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在会上提出倡议,共建创新生态,为矿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进一步推动新兴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矿业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