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500米马路,这对六旬夫妻“扫”出满街温暖

2025-10-27 07:31 工人日报

来源标题:500米马路,这对六旬夫妻“扫”出满街温暖

1959年10月26日,在全国群英会上,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了全国劳动模范、环卫工人时传祥。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400余个城市设立环卫工人节,其中大多数设于10月26日。

环卫工人,是凌晨街头的“微光”。他们在远离热搜的岗位上,用质朴劳动守护城市“颜值”。环卫工人节前夕,记者来到山东青岛平度市街头,记录下李胜海、林淑芬这对环卫“夫妻档”的工作日常。7年间,他们用心守护两条马路,扫出了整洁也扫出了职业荣誉感。

——编 者

10月22日凌晨3点半,整座城市仍在沉睡,只有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林淑芬和李胜海已经穿好工作服前往山东青岛平度市的杭州路。

63岁的林淑芬和67岁的李胜海是一对夫妻,也是青岛启洁环卫服务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更是并肩7年打造出公司样板路、市民暖心路的“战友”。

“公司要求早上6点到岗,我们基本凌晨3点半就来了。这几天落叶多,得赶在早高峰前扫完。”平度市杭州路和南京路呈L型交会,李胜海原来只负责南京路的清洁工作,自2019年林淑芬进入公司后,两人便开始共同负责两条路的清洁,成了守护城市“颜值”的“夫妻档”。

“她是我的‘小领导’”

“待会还是你骑车沿街扫,我沿人行道扫。”林淑芬嗓门脆亮、性格爽朗,走起路来脚下生风,一到工作地点就给丈夫李胜海安排起了当天的任务。

虽然比妻子早3年入行,李胜海却憨厚地笑着说:“她是我的‘小领导’。”

以杭州路和南京路交会处的西侧路为起点,李胜海沿着杭州路街道的边缘驾驶垃圾清运车,用抓钩捡拾灌木丛里和街道上的垃圾,林淑芬则将人行道上夜风卷落的树叶、零星的生活垃圾聚拢成堆,再由李胜海将其倒入清运车。

打扫完杭州路,一圈回来,再继续打扫南京路——这是林淑芬长年累月总结下来的工作方法。这样他们1个多小时就能将两条路普扫完,又快又干净。

结束普扫,更考验耐心的“巡回保洁”才刚开始。杭州路位于老城区主干道,车流量、人流量大,夫妻俩也从“一扫到底”调整为“动态守护”模式。

“一边是超市,一边是幼儿园,刚扫干净的路还是会有新垃圾。”眼尖的林淑芬发现绿化带深处的一个烟头,迅速弯腰拾起。像这样的动作,夫妻俩每天要重复上千次——从人行道的缝隙里抠出纸屑,从排水沟旁扫出落叶,从砖缝里捡起塑料瓶盖……

李胜海说,林淑芬心细,刚接手这两条路就摸出了不少窍门。“比如,超市路段要勤快扫、人多的地方要见空扫,幼儿园路段要在孩子放学后再扫一遍……”在夫妻俩的分享里,当好环卫工人并不是简单的拼体力,也需要动脑筋、勤琢磨。

“夫妻俩工作的7年间,清理垃圾超过800吨,他们负责清扫的路段,经常被评为公司的‘免检样板路’。”青岛启洁环卫服务有限公司人工主管徐香丽说。

把清洁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2013年,林淑芬从农村老家来城里帮儿子带孩子,丈夫李胜海则在儿子家附近找了一份环卫工人的工作。随着孙辈长大,林淑芬也想跟随丈夫一起工作,挣点钱补贴家用。

“脏苦累我能扛得住,就是怕熟人碰见,感觉有点丢人。”起初,比起体力上的辛苦,更让林淑芬难以接受的是环卫工人的身份。

李胜海开导她:“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干活挣钱有啥丢人的?”

林淑芬的儿子、儿媳都是平度一中的教师,对环卫行业很认可,但林淑芬心里却有道难以迈过去的“坎”:她常常躲在角落,等人少了才出来清扫垃圾。

大约过了半年时间,有一天,林淑芬掏完灌木丛里的落叶,看着干净的灌木丛,想到了从前在乡下跟着公公打理菜园的日子。

“公公把杂草处理干净,望着打理好的菜园总会说‘感觉心里真痛快’。”林淑芬回忆道,自己当时还不明白那种感觉,后来,当她像打理自家菜园一样打扫绿化带,渐渐体会到了那份“痛快”,劳动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过了心理上的“难关”,林淑芬挺直了腰杆:“看到路人主动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我还会迎上去跟他说声‘谢谢’。”

这以后,夫妻俩把“分外之事”也融入了工作日常,看到商户门口堆放的垃圾、巷道墙上的“牛皮癣”,他们总会主动清理,还自费买了除草剂清除杂草。这份清洁工作被他们干得有声有色。

夫妻俩的“多干一点”也收获了不少商户的善意:“谢谢你们把店门口打扫得这么干净,这些纸箱是专门留给你们卖废品的。”“我们自己把门前收拾得干净些,为你们减减负。”

今年夏天,李胜海日常“巡回保洁”时捡到一个档案袋,“开始以为是垃圾,打开发现里面有身份证和1万元的押金单。”夫妻俩赶紧联系周边商户,还发了微信朋友圈找失主,当天下午便接到失主的来电。失主前来领档案袋时,还特意送来了西瓜。

如今,面对环卫工人身份,林淑芬很坦然:“能锻炼身体,还能挣到工资,一举两得。”

从“夫妻档”到全家出动

当环卫工人前,李胜海是货车司机,在20多年里,和妻子一直聚少离多,现在能每天都在一起,夫妻俩打从心里高兴。

“我老伴儿不善言辞,但爱都表现在行动里。”林淑芬一笑,眼睛弯成了月牙,“有时候我颈椎疼得难受,早上起不来,推推他,他就自己去干了。”

2023年冬天,平度连降了4场大雪。“天气冷、路也滑,融化的雪水冻成冰又覆盖上了新积雪。”林淑芬直言,最累的就是清理积雪。李胜海通宵撒完融雪剂,就又去帮林淑芬铲雪,“心里想着,赶紧干完自己的活,好去帮她干。”对林淑芬来说,锵锵的铲雪声是笨拙而动听的情话。

时间长了,夫妻俩对这两条路也有了感情,“心里总挂念着,隔一会儿就想去看看。”

现在杭州路和南京路的法国梧桐树正值落叶期,夫妻俩吃过晚饭也要再去“加个班”。

“爸妈,咱们一块去吧。”儿子、儿媳心疼老两口,吃过晚饭就拿着清洁工具一起去路上扫落叶。李胜海和林淑芬拗不过:“儿子儿媳孝顺,自从我俩开始干环卫,每年这时候都是全家一起出动。”

晚上9点,一家人沙沙的扫帚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晚风卷落的落叶在两代人的娴熟动作下渐渐聚拢成堆。“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不只为了帮他们减轻负担,也是为了陪他们聊一聊家长里短。”李胜海的儿子说。

从晨光熹微到繁星满天,从酷暑三伏到寒冬腊月,两条不过500米的马路,因为夫妻俩的全情投入,一份家的温暖在街道上弥漫……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张嫱 陈晓宇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