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买农机,在销售点就能选号、挂牌。以前,得雇拖车拉着农机跑县城验车,来回折腾好几趟。”在山东省禹城市梁家镇长里孙村,农机手韩永建指着前不久新买的玉米收割机介绍。
400多公里外,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魏浩点击手机上的“益农e服”小程序,向记者展示公司今年取得的《肥料登记证》电子证照:“电子证照比纸质版快两周到手,而且扫码就能查验、下载,不用担心丢件漏件。”
从农机上牌到企业办证,效率提升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减”字。“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为抓手,持续推动行政审批提质增效:2021年,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等行政许可涉及的97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用承诺代替证明,让企业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2022年,发布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助力简化证明文件、明确行政审批时限;2023年,推动出台16项渔船管理行政许可便民措施,精简材料,优化流程;2024年,调整下放14项行政许可签批权限,进一步简化签批程序;2025年,推出进口水生野生动物制品批量审批等3项举措,为企业减负担、增便利……数据显示,2024年,农业农村部共办结农业行政审批事项16.1万件,同比增长2.5%,相比2021年办结量增长了25.78%。
在全国各地,涉农行政审批持续“瘦身”优化的同时,服务暖意也越来越浓。在山西省长治市,当地立足“沁州黄小米”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梳理整合9个行政审批事项,并增设专属窗口,实现全流程指引、一站式服务;山东省德州市针对涉农群体老龄比例高、数字能力弱的特点,组建“涉农服务先锋队”,设立流动审批服务车,结合农村大集开展“政务集市”活动。
无纸化,也是农业审批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关键词之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贾塘乡,肉牛养殖户田大爷在牛场通过“牧运通(宁夏)”App提交了检疫申报,乡畜牧兽医站官方兽医受理申报后很快来到现场,经过查验后即刻出具了动物检疫证明。“以前要跑十几公里到乡里填报纸质资料,现在不用出门就能拿到检疫证了。”田大爷说。
数据显示,农业农村部本级目前共有29项行政许可事项,涉及种业、农药、肥料等8个领域,其中50%的许可事项实现了全程电子化审批,每年可为申请人节省差旅、印刷、邮寄等各项直接费用1000万元以上。同时,农业农村部自2024年11月起在全国推行应用部本级颁发的《农药登记证》等5种电子证照,截至今年10月底,已累计发放电子证照4万张。今年11月,新一批6种电子证照也将正式在全国范围内上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审批工作好不好,企业和群众说了算。“我在2023年提的建议真的落地了!这对整个肥料行业而言,都是一个利好消息。”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服务监督员、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质量部高级主管于在华说。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一批利企便民审批举措中,将肥料续展登记年度质检报告由两次减为1次的调整,正是采纳了于在华的提议。为了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农业农村部目前共选聘了4批49名行政审批监督员。近三年共提出53项建议,经过整改落实后,这些建议分别转化为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提升审批效率、推动电子证照应用等方面的多项便民举措。此外,农业农村部还同步举办审批服务开放日、“所长接待日”等活动,让企业、行业协会代表与审批部门面对面交流,助力政务“黏合”民意。
近年来,农业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对优化农业审批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以利企便民作为行政审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步提升审批工作“软硬件”,不断完善制度机制,着力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农业审批服务再上新台阶,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现在买农机,在销售点就能选号、挂牌。以前,得雇拖车拉着农机跑县城验车,来回折腾好几趟。”在山东省禹城市梁家镇长里孙村,农机手韩永建指着前不久新买的玉米收割机介绍。
400多公里外,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魏浩点击手机上的“益农e服”小程序,向记者展示公司今年取得的《肥料登记证》电子证照:“电子证照比纸质版快两周到手,而且扫码就能查验、下载,不用担心丢件漏件。”
从农机上牌到企业办证,效率提升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减”字。“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为抓手,持续推动行政审批提质增效:2021年,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等行政许可涉及的97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用承诺代替证明,让企业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2022年,发布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助力简化证明文件、明确行政审批时限;2023年,推动出台16项渔船管理行政许可便民措施,精简材料,优化流程;2024年,调整下放14项行政许可签批权限,进一步简化签批程序;2025年,推出进口水生野生动物制品批量审批等3项举措,为企业减负担、增便利……数据显示,2024年,农业农村部共办结农业行政审批事项16.1万件,同比增长2.5%,相比2021年办结量增长了25.78%。
在全国各地,涉农行政审批持续“瘦身”优化的同时,服务暖意也越来越浓。在山西省长治市,当地立足“沁州黄小米”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梳理整合9个行政审批事项,并增设专属窗口,实现全流程指引、一站式服务;山东省德州市针对涉农群体老龄比例高、数字能力弱的特点,组建“涉农服务先锋队”,设立流动审批服务车,结合农村大集开展“政务集市”活动。
无纸化,也是农业审批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关键词之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贾塘乡,肉牛养殖户田大爷在牛场通过“牧运通(宁夏)”App提交了检疫申报,乡畜牧兽医站官方兽医受理申报后很快来到现场,经过查验后即刻出具了动物检疫证明。“以前要跑十几公里到乡里填报纸质资料,现在不用出门就能拿到检疫证了。”田大爷说。
数据显示,农业农村部本级目前共有29项行政许可事项,涉及种业、农药、肥料等8个领域,其中50%的许可事项实现了全程电子化审批,每年可为申请人节省差旅、印刷、邮寄等各项直接费用1000万元以上。同时,农业农村部自2024年11月起在全国推行应用部本级颁发的《农药登记证》等5种电子证照,截至今年10月底,已累计发放电子证照4万张。今年11月,新一批6种电子证照也将正式在全国范围内上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审批工作好不好,企业和群众说了算。“我在2023年提的建议真的落地了!这对整个肥料行业而言,都是一个利好消息。”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服务监督员、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质量部高级主管于在华说。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一批利企便民审批举措中,将肥料续展登记年度质检报告由两次减为1次的调整,正是采纳了于在华的提议。为了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农业农村部目前共选聘了4批49名行政审批监督员。近三年共提出53项建议,经过整改落实后,这些建议分别转化为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提升审批效率、推动电子证照应用等方面的多项便民举措。此外,农业农村部还同步举办审批服务开放日、“所长接待日”等活动,让企业、行业协会代表与审批部门面对面交流,助力政务“黏合”民意。
近年来,农业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对优化农业审批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以利企便民作为行政审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步提升审批工作“软硬件”,不断完善制度机制,着力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农业审批服务再上新台阶,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