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人保上线“心灵加油站”:聚焦职场人与学生,心理服务能否打破行业惯性?

2025-11-07 19:18 日照新闻网

来源标题:人保上线“心灵加油站”:聚焦职场人与学生,心理服务能否打破行业惯性?

近期,中国人保APP首页新增“心灵加油站”专区,整合专业心理测评、电话倾诉、心理咨询等服务,对比行业头部APP,此类聚焦大众心理需求的专区尚不多见,形式较为新颖。

此前保险APP的健康服务,多集中在就诊预约、挂号绿通等与“理赔相关”的环节,且大多仅对投保人开放。而此次人保上线的“心灵加油站”和原先健康商城的13项服务组成了一个健康管理体系,与传统服务形成明显差异,非投保人亦可享有服务,直接瞄准非投保人群的日常服务需求。

2025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强化风险减量、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人保推出的健康服务举措应是政策导向下的实践,但这些类心理服务能否触达职场人、学生等更广泛人群?能否打破行业“服务仅限保单内”的惯性?对保险“风险减量”又有何实际意义?

实测“心灵加油站”:低门槛触达大众,服务覆盖多人群心理需求

以普通用户身份实测中国人保 APP “心灵加油站”专区发现,该专区无需登录或投保即可查看,服务设计聚焦“低门槛、分场景”,精准覆盖职场人和学生2大人群的心理需求。

专区内的基础服务,百余种不同主题的专业心理测评量表,覆盖多种精神心理科常见症状,比如抑郁、焦虑、失眠、双相情感障碍等。花几块钱在测评后可以实时在线查看个人心理测评报告,科学、系统、全面地了解自我心理状态。

针对学生群体压力突出的问题,家长可通过孩子的测评维度(如学业压力、人际适应),实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无需强制绑定孩子信息。若需深度解读,可购买“情绪报告解读服务”,由专业咨询师提供家庭沟通建议。

深度服务“电话即刻倾诉”和“电话/视频心理咨询”,由好心情互联网医院平台提供服务支持,咨询师服务团队由包含公立医院精神科医生、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业背景学士/硕士、心理咨询岗位工作者组成。通话全程系统对双方号码加密处理,保护个人隐私。

图片来源:中国人保APP截图

人保的健康服务:触达更广泛人群,尝试打破行业惯性

从用户门槛来看,“心灵加油站”专区或在打破“服务绑定保单”的行业局限。观察行业现状,健康服务大多是“嵌入保单内”,或者是仅服务投保人;而人保的这个“心灵加油站”允许非投保人直接使用,理论上可触达职场人群(非投保人占比高)、关注孩子心理状态的学生家长(关注孩子心理但未买保险),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服务仅限保单用户” 的行业普遍问题。

聚焦服务场景维度,这类心理服务或在填补行业高频需求缺口。传统保险 APP健康服务多集中于就医挂号等低频场景,而职场压力疏解、学生情绪调节等心理需求,属于大众日常中相对高频的健康痛点。将这类服务纳入健康商城,或为行业“重理赔流程、轻日常健康管理” 的现状补充了新的服务方向。

从保险风险防控逻辑推演,这类心理服务或为“风险减量”提供了实践路径。从行业普遍认知来看,职场人、学生的心理问题若长期未得到关注,可能间接引发躯体疾病(如焦虑情绪可能关联高血压等问题),进而增加未来潜在的理赔成本。“心灵加油站”通过早期测评、针对性干预等服务,帮助用户缓解心理层面的困扰,或可视为对“风险减量”理念的一种落地尝试,与《意见》中“事前预防”的政策导向相契合。

从“单点服务”到“生态融合”,险企要走的路还很长

值得注意的是,“心灵加油站”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中国人保APP健康商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管理体系,涵盖体检、眼科、口腔齿科、中医衣服和慢病管理等,合作的医疗机构多为连锁机构或是公司医院,比如体检机构多为瑞慈、爱康。

就医服务主要提供门诊预约、线上问诊、会诊服务及专家第二次诊疗,门诊预约多为全国三甲医院。药品服务和母婴美护则相对服务较少。从服务覆盖范围来看,该体系试图覆盖“从婴儿到中老年” 的全人群,且合作方多为品牌连锁机构,这一选择与国内医疗格局相适配,既与公立医院形成服务互补,也符合当前国内险企“整合非公立资源开展健康管理” 的普遍路径。

《意见》提出,到2030年要形成 “满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单点服务远远不够。对人保而言,未来若能将“心灵加油站”的用户数据(经用户授权后)与保险风控结合,如针对长期坚持心理干预的用户给予一定费率优惠,或将心理测评纳入青少年保险的投保健康告知参考,引导家长重视早期干预,或许能真正实现“健康管理-风险减量-保险保障”的良性循环。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王大治(QJ002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