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战绩:曾用千人击败日军万人(3)

2015-11-02 11:49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国远征军战绩:曾用千人击败日军万人

战绩:千人击败日军万人

开赴缅甸战场的中国远征军随后打出了让盟军钦佩的战绩。从开始与日军作战,到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近半年,中国远征军屡挫强敌,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

1942年3月,在彪关河西岸,中国远征军在掩护英军撤退时与日军发生10多次遭遇战,击毙日军上尉两人,打死日军500多人。《滇西抗日战争史》一书记载说:“彪关河前哨战初战告捷,改变了英国对中国军队的歧视。”

仁安羌战役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约1000人的兵力,击败10倍于远征军的日军,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由于援英有功,他后来被授英国“帝国司令”勋章。

尽管远征军浴血奋战,但英军在缅甸西线的自动撤退,加上远征军对东线疏于防范,导致1942年四五月间缅甸腊戍、密支那相继被日军攻占,中国远征军回国的后路被截断,同时造成中英联军在缅甸的第一次作战失败。入缅作战的这五个月里,中国远征军参战兵力约10万人,损失3万多人。

作战失败后,率军撤退的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杜聿明从缅甸北部绕道回国。撤退中,远征军在缅北原始森林中穿行,士兵因饥饿、病毒、虫咬大量死亡。只有孙立人率新38师沿印缅边境的山林地带进入印度,较为完整地保持了7000人的建制。

反攻:20万官兵强渡怒江

缅甸失守后,中国失去了滇缅公路这唯一的陆上运输线,此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

日军攻下缅甸后,趁势攻入中国云南的芒市、龙陵、腾冲等地。滇西沦陷,一时间昆明、重庆震动!

面对日军进攻,驻守怒江惠通桥的中国官兵,在发现日军便衣武装混过桥头和先头部队进逼惠通桥后,果断炸桥,将日军挡在怒江西岸。此后,中国军队凭怒江天险据守,这导致1942年5月至1944年4月中日在怒江两岸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

在此期间,中国积极酝酿重组第二批远征军。1944年5月中旬,以卫立煌为首的20万中国远征军,利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转折的契机,强渡怒江,向滇西的日军发动反攻。

6月,松山战役爆发。战役从6月4日开始进攻到9月7日全歼松山守敌,历史3个月零3天。

父母双亡后的李文德在战争的前一年即1943年入伍,成为一名远征军士兵,他所在的第八军103师参加了松山战役,当时他是一名卫生兵。战斗最激烈时,李文德顾不上抬伤亡的战友,拿起他们身上的步枪和手榴弹就冲向日军……

松山战役中,中国远征军共击毙日军113联队及56师团野战炮兵第三大队长金光惠次郎少佐以下官兵3000余人,俘获28人,中国远征军伤亡、失踪6725人,其中阵亡军官157名、士兵3805名。李文德幸存了下来。

6月23日,中国远征军下达了攻克腾冲的命令。战役历时127天,据守腾冲的日军3395人被全歼,中国远征军官兵阵亡8671人,伤1万余人。

在同年收复龙陵县的战斗中,中国远征军以伤亡25869人、失踪2462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10364人,俘虏266人。

……

1945年1月28日,中美盟军举行了会师典礼,至此,滇西沦陷区全部收复,滇缅公路也得以打通。

据云南省保山市委党史地方志工作委员会统计,整个滇西大反攻战役,自1944年5月11日发起到1945年1月27日结束,历时8个月零16天,日军共伤亡、被俘21057人。

羊城晚报记者 董柳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