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民党将帅结局:风云一生下场凄凉(8)

2015-11-20 11:04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盘点国民党将帅结局:风云一生下场凄凉

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回族,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属国民党“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合一起驱赶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他地方势力多次开战;八年抗战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并屡有胜果。战后白崇禧担任“国防部长”。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白崇禧则前往台湾,却未能担任要职,抑郁而终。

曹浩森(1884年—1952年2月5日), 字明魏,号浩笙,别名继善。1884年出生于江西都昌周溪乡牌楼曹村。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长期任高级军事幕僚,颇有儒将风度。他同李烈钧(武宁人),刘峙(吉安人)、熊式辉(安义人)、方天(赣县人)并列为江西籍中以军职而擢任文职的五员"封疆大吏"。 1946年,曹浩森卸任江西省主席后,在南京就任国民党中央监察院委员、东南行政指挥部主任等职。1948年以陆军上将军衔退役,9月携妾李甘雅经由南昌去台湾。晚年书录程颢诗一首,“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作为养生之道。1952年2月5日患胃癌逝世于台北。

陈诚 (1898.1.4—1965.3.5),汉族,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高市乡外村人。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国民党副总裁,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陆军上将(1947.2),军事统帅。陈诚不但是黄埔系骨干将领,而且处处模仿蒋介石,最终成长为一个政治家,他的政治才干要强于军事才干。陈诚以18军为骨干建立了土木系,从而使他在黄埔系中地位举足轻重。

程潜(1882~1968),字颂云,1881年生于湖南醴陵官庄。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曾任湘军都督府参谋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广东大本营军政部部长。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江右军总指挥、武汉“国民政府”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天水行营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武汉行辕主任等职。1948年3月,参加副总统竞选失败后,任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在长沙宣布起义,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1968年9月4日在北京病逝。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