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案”:匪徒扒毁铁路劫持世界联运国际列车(2)

2015-12-28 11:20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民国第一案”:匪徒扒毁铁路劫持世界联运国际列车

“土匪邮票”幽默诞生

“土匪邮票”成为集邮者的抢手货

“临城大劫案”发生后,英、美等国立刻向以黎元洪为首的北洋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要求北洋政府在最短时间内解救人质,并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于是历时一个多月的谈判开始了,孙美瑶等人向北洋政府提出诸多条件,如果不答应,他们就“撕票”。因为孙美瑶手中握有外国人质,谈判自然占了上风。北洋政府迫于压力,决定以“抚剿兼施”的策略,一面派兵围剿,一面派人和谈。随后,北洋政府许多要人和总统顾问安迪生参与调解,同时以美国孔纳上将、法国英太伊为首的16国武官团来枣庄监视围剿,各报社记者、被劫者亲友云集枣庄,枣庄一时成为中外聚焦的热点。

为了向被劫持到抱犊崮的人员提供物质供给,上海的美国商会和红十字会组织了一个救援团来到枣庄。据1923年5月10日《申报》载:美国在上海的英文《大陆报》记者李白斯在临城劫车案中,曾被孙美瑶部劫持,3小时后逃脱,于5月7日下午6时30分回到上海。5月9日,李白斯为了跟踪报道此事,决定继续到临城一带实地调查,随时报道真相,并代表美国商会、红十字会,携带大量药品、食物、衣物等日用品到枣庄,以便设法接济被劫持的人质。正在此时,在上海经营广告业、曾在《大陆报》服务的美国人卡尔·克劳,以及他的助手麦根,主动请求与李白斯一同前往枣庄参与救援。

李白斯来到枣庄后,采写新闻通讯发往《大陆报》,克劳和麦根在枣庄美国救援团负责传送食品、衣物及各种日用生活用品,以救助被劫持者。当时,北洋政府当局开去一列火车停在枣庄,供谈判人员及西方各国救助人员办公。美国救援团在火车上的办公地点,到抱犊崮有20公里的山路。起初,克劳雇用17个劳动力每天向抱犊崮山中运送生活物品,后来增至35人。在运送物品的同时,被劫持在山上的外国人,要写信给山下人,报告被劫持后的情况,或者将家书托山下人代为邮寄给远方的亲朋。

在被劫持的外国人中,有个美国人鲍威尔,他是《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笔,他天天写信向山下送,另外一位美国人苏洛芒,也写信往山下送。于是,美国救援团的克劳和美国领馆工作人员郝士福,就制备了一个能锁口的“邮袋”,用来装山上、山下来往的信件。每次运送物品的运输队,往返山上山下时,都携带着“邮袋”。开锁的钥匙备有两把,山下救援团一把,克劳自己保管;山上一把,就由鲍威尔掌握。送上山的信件,由鲍威尔处理分发;送到山下的信件,由克劳分发处理。克劳在火车上,放置了一个粗糙的木箱用作信箱,并在上面用漆写上“Bandit Post”,翻译成中文就是土匪邮政。这样,山下救援团和被劫持在山上的人员之间,开通了“通讯”渠道。

而就在这条通讯渠道上,产生了贴附在实寄信封上、带有面值、类似于邮票式样的标签,被称为抱犊崮“土匪邮票”。

抱犊崮“土匪邮票”是这样诞生的:1923年5月中旬的一天傍晚,麦根和克劳到枣庄外闲逛,当他们走进一个小村庄时,发现有许多店铺。他们走进一家小刻字店,看到店里摆设的样品,雕刻得非常逼真、形象。克劳发现,这家小店除能刻字外还能印刷,而且印刷品的质量非常好。他想到邮寄信件时,火车上的邮箱有“土匪邮政”的字样,如果能有“土匪邮票”,那将是一件更有趣的事。

回到住处,从事广告业的克劳和麦根连夜设计邮票的样图。第二天,他们把样图拿到刻字店,要求老板按样图刻出模板。起初老板不肯刻,他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但克劳一再保证不会泄密,并且愿出双倍的价钱。老板答应后,根据样图刻出了模版,并开始印制,历史上的抱犊崮“土匪邮票”就这样产生了。

“土匪邮票”分为5分和10分两种,木刻制版,黑色印刷,长方形,周边无齿,第一次各印了300枚。5分的邮票是麦根设计的,上面有一座小山,代表劫持人质被扣押的地方“抱犊崮”,邮票的两边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写有“抱犊崮”的字样,用红色纸张印刷。在雕刻时,由于刻字人的疏忽,误将“C”刻成“0”,把“5CTS”刻成“50TS”以致成了错票,从而使5分邮票变成了50分邮票,但使用时仍当做“5分大洋”。10分的邮票是由克劳设计,与5分票不同的是,它上面没有图案,也没有中文,只有英文,使用黄色的纸张印刷。邮票周围有花边,上面印着:“PAO TZU KU BAND IT POST”翻译成中文为“抱犊崮土匪邮政”。

为此,1923年5月23日,上海的英文《大陆报》发表了5月22日发自枣庄的通讯:“二十二日枣庄通讯云,目下诸事停顿,静待北京会商之结果,即携带书信食物入山之送信人,亦复失时,直致夜间九时半始至。昨日苦力35人携带大宗物品上山,以备紧急时敷数日之用。此外复有安迪生送匪之香烟100000支,营救团送匪之白米3石,惟昨日送往之物,始公然为匪所劫取,共失去灯1,毛巾1,及香皂数匣。克劳及郝士福两氏备有邮袋以供送递信件,袋口固封,自苏洛芒徙至崮巅,今惟鲍威尔有钥匙启之。上山之信件、包裹皆粘匪之邮票,信件一角,包裹五角,而下山之信,则预将邮票送入,由诸人自粘,以便送往上海等处云。”

由于报纸的大力宣传,克劳和麦根的“土匪邮票”在社会上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久,天津邮政局发现了此事,遂作出决定,从今以后,凡是贴有“土匪邮票”的邮件,不论是否贴有正式邮票,一律不予投寄,退给寄信人。1923年6月13日,被绑架的人质全部释放,在社会上发行了一个多月的“土匪邮票”,也就正式收场。

克劳和麦根发行的“土匪邮票”虽然早已收场,但那些已发行的邮票流入民间。因发行时间短,数量少,更因为“土匪邮票”与震惊中外的“临城大劫案”有关,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这些邮票变得越来越珍贵,成了集邮者的抢手货。目前能够知道的是青岛陆游、台大何辉庆教授和集邮名家张振珊、李东阁,日本水源明窗等少数人收藏有此珍品。截至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贴有5分和10分二枚全套抱犊崮“土匪邮票”的实寄封,前几年在美国某著名大型拍卖公司付拍,当时该封估价为7500-10000美元,最后以10000美元成交。

抱犊崮“土匪邮票”前后贴用不足一个月,是美国人克劳和麦根心血来潮、借人质通信为由突发奇想创作出来的,虽其没有邮政效用,但毕竟在信函上出现过,记载着旧中国的一段邮政历史。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邮票形式,令世人很是好奇。因“土匪邮票”具有它的特殊性,有人为它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经过吉尼斯总部的考察,2010年“土匪邮票”被收入世界吉尼斯大全,被称为“世界上唯一由罪犯开办的邮政所”发行的邮票,似乎有点张冠李戴的味道。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