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名词描绘“十三五”规划民生路线图(2)

2016-03-05 14:02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名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服务项目清单发布

发布的服务清单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一、公共教育包括免费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免学费等。二、劳动就业包括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创业服务、就业援助、农民工培训等。三、社会保险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保、工伤保险等。四、卫生计生包括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等。五、社会服务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六、住房保障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等。七、文化体育包括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等。八、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

名词 再分配调节机制

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将一些高档消费品和高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健全针对困难群体的动态社会保障兜底机制。增加财政民生支出,公共资源出让收益更多用于民生保障,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严格规范工资外收入和非货币性福利。

名词 人口均衡发展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完善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做好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全面两孩政策的有效衔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注重家庭发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全国总人口14.2亿人左右。

综合应对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增强大龄劳动力就业能力。开展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健全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支持面向失能老年人的老年养护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建设。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名词 城际城市交通

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

在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促进网络预约等定制交通发展。强化中心城区与对外干线公路快速联系,畅通城市内外交通。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加强邮政、快递网络终端建设。

名词 泛在高效信息网络

启动5G商用

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兆比特以上灵活选择;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等。

深入普及高速无线宽带。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实现乡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全面深度覆盖,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布局未来网络架构、技术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完善优化互联网架构及接入技术、计费标准。加强网络资费行为监管。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